别把调研形式搞成形式调研

来源:中国信息协会营商环境专业委员会      更新时间:2024/7/11      浏览:

调查研究是做好工作和密切联系群众的前提,从群众中来,到群众去,摸清和了解基层的真实情况,然后有的放矢开展工作,解决问题,造福社会。2021年,习近平总书记在秋季学期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开班式上发表的重要讲话中强调“要掌握调查研究这个基本功”、“既要‘身入’基层,更要‘心到’基层”、“不能搞作秀式调研、盆景式调研、蜻蜓点水式调研”。但从实际情况来看,不少地方不少部门把调研形式搞成形式调研,基层群众干部对此意见较大,“敢怒不敢言”,严重影响了党在群众中的威信。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虎头蛇尾地调研。调研前雷声大,发通知,做动员,让被调研单位做好充分准备。被调研单位不敢有丝毫懈怠,辛辛苦苦准备。调研时大多领导讲讲话,拍拍照,被调研单位领导汇报下工作,草草了事,调研任务完成,年底工作总结丰富多彩。

二、报喜不报忧调研。基层干群本来想借此难得机会,反应存在的问题和困难,希望上级主管部门帮助解决。可有的在调研前就电话通知,只准汇报好的不许汇报差的,只准总结经验不许反映问题。

三、为调研而调研。出发一车子、开会一屋子、发言念稿子。扎堆调研、“作秀式”调研依然存在。有的单位一天接待好几拨调研,甚至排队,调研效果可想而知。

四、去近的看好的。调研对象多选择交通发达的、靠近的,有一定成绩和荣誉的。远的、差的一般很少去。

五、调研多报告少。调研活动报道宣传多,呈现调研报告的少,切实解决问题的少之又少。

为真正把党中央的调查研究这一政策落实好,真调研问题,调研真问题,别把调研形式搞成形式调研。为此建议:

一、带着初心调研。既要“身入”基层,更要“心到”基层,听真话、察真情,多听群众意见,领导少作指示,真研究问题、研究真问题。非必要不要提前多少天通知,防止干扰和影响基层工作或造假。

二、带着目的调研。调研要多问基层干部和群众有什么困难,要解决哪些问题,不要只听成绩汇报,报喜不报忧。倡导发言不念稿子,越是面对面大白话,调研越有价值。

三、调研对象要全面。要牢牢掌握调查研究这个基本功。要眼睛向下、脚步向下,经常扑下身子、沉到一线,近的远的都要去,好的差的都要看,干部群众表扬和批评都要听,真正把情况摸实摸透。

四、不报告不调研。对调研得来的大量材料和情况,要认真研究分析,由此及彼、由表及里。对经过充分研究、比较成熟的调研成果,要及时上升为决策部署,转化为具体措施;对尚未研究透彻的调研成果,要更深入地听取意见,完善后再付诸实施;对已经形成举措、落实落地的,要及时跟踪评估,视情况调整优化。

(付凯,作者系连云港市政协委员、农工党连云港市海州区基层委员会主委、连云港市会计服务业协会会长、连云港市营商环境特邀监督员

大家关注
联系方式

电话:010-67123133

邮箱:cbe2023@163.com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红桥文创园5A号楼

邮编:1000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