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城市副中心今年再推107项优化营商环境改革举措

来源:北京日报      更新时间:2025/4/14      浏览:

营商环境没有最优,只有更优。今年,北京市通州区贯彻落实“北京服务”意见,聚焦企业群众所想所需所盼,以优化六大环境为框架,在全市范围内率先印发《北京城市副中心全面优化营商环境持续打造“三最”营商品牌2025年工作要点》,提出21个方面、107项改革举措,进一步激发市场活力,赋能城市副中心高质量发展。

以制度创新为切入点,通州区打造活力迸发的市场环境。迭代升级“1+1+N”产业政策体系,全面实施产业发展“三大工程”,推动市级及以上创新平台达到145家,“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达到500家,加快打造4个千亿级产业集群、11个百亿级产业集群,建设一批十亿级未来产业集群。进一步完善政府诚信履约机制,健全社会信用体系。大力优化消费营商环境,加速打造文旅体商融合发展新地标,创新多元化消费场景。

以护企安商为支撑点,通州区夯实公平透明的法治环境。持续深化非现场监管实施范围,非现场检查量占比达到50%以上。“无事不扰”企业清单范围扩大到企业总量的10%以上。坚持开展规范涉企执法专项行动,积极拓展柔性执法新模式。进一步强化司法保障能力,强化调节、诉讼等多元纠纷解决机制,提升商业纠纷审判质效。

以企业需求为落脚点,通州区打造暖心高效的政务服务环境。持续深化“一网通办”改革,全力打造“智慧通办”品牌。重点提升工程建设及市政服务水平,全面优化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模式。提高精准服务企业能力,不断完善“服务包”机制,优化“通通办”企业服务平台,全力打造企业友好城市。

以开放合作为连接点,通州区构建自由便利的投资贸易环境。更加便利外商投资准入,推进“两区”建设制度创新,吸引更多跨国公司落地发展。持续提升国际化服务能力,积极承办国际化交流会议、学术论坛等品牌活动,构建高水平对外开放平台。不断强化外资服务保障,完善外资企业圆桌会议制度,健全沟通交流和诉求解决机制。

以群众所盼为发力点,通州区打造近悦远来的人文环境。全面实施“运河英才计划”,构建全方位、多层次、精准化的人才服务体系,强化创新人才支撑。主动开展用工需求对接、劳动用工咨询、招聘信息发布等服务,积极开展多领域职业技能培训。持续推进教育、医疗、文旅、体育、养老等公共服务领域量质齐升,不断提高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以区域联动为创新点,通州区营造高效协同的京津冀一流营商环境。不断深化拓展与雄安新区对接协作,加快推进通州区与廊坊北三县一体化高质量发展,探索拓展“四区结对”协作领域,持续强化通亦协同,全力打造京津冀协同发展桥头堡。

大家关注
联系方式

电话:010-67123133

邮箱:cbe2023@163.com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红桥文创园5A号楼

邮编:1000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