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对“朝令夕改”说不,助民企昂首阔步

来源:云南网      更新时间:2024/8/9      浏览:

“引导和支持民间资本参与新型城镇化、交通、水利、能源、物流、社会事业等领域重大工程和补短板项目建设”“实施民营企业家孵化成长计划”“建立健全民营企业信用状况综合评价体系”。7月29日,云南省委十一届六次全会通过的中共云南省委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的意见,针对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释放出一系列利好信号。

改革风向标鲜明确立,发展机遇期已至,云南民营企业正待奔赴一路生花的春天。影响经济增长的因素有很多,包括资源、环境、技术、市场及制度等各个方面。对于民营企业而言,多方面因素并不是孤立发挥作用,而制度也就是政策方面的因素,深刻影响着其他各方面因素。2023年,云南民营经济增加值占GDP比重达52.3%,实有经营主体632.26万户。民营经济贡献了全省40%以上的税收、50%以上的GDP、60%左右的产业投资、70%以上的技术创新成果、80%以上的城镇就业、90%以上的经营主体。云南民营经济势头好、民营企业活力足,与政策供给优关系紧密。

民营经济兴则经济全局兴,民营经济活则经济全局活。近年来,云南精准落实涉企惠企扶企政策,制定出台了稳增长20余项措施和稳经济48条政策措施,让《云南省“十四五”民营经济暨中小企业发展规划》《关于加快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检会同行 亲清护企”十项措施》等与时俱进对接需求,为民营企业健康发展、民营经济扬帆远航提供了有力保障。促进民营企业发展的政策力度不谓不大,但是效果和预期似乎总感觉差了那么一把火,民营企业多少还有些畏首畏尾,放不开手脚。如何才能让民营企业敢打敢拼,让民营经济成为云南高质量发展“主力军”?

不同的人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层面,或许会给出多种多样的答案。但可以肯定的是,稳定的政策环境是民营企业家敢闯敢干的底气,也是民营企业稳步前行的底气,更是民营经济强劲勃发的底气。民营企业把生意做得稳更做得风生水起,离不开政策支持。只是现实中,民企往往是一边渴望政策浇灌,一边又对政策冷眼旁观,甚至提心吊胆。究其原因,好政策接二连三,但稳定性却不够“硬”尤为突出。要让云南民企潮涌不息、生机勃勃,非常有必要在对政策“朝令夕改”坚决说不上下功夫、见真章。

2023年8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布《关于完善政府诚信履约机制优化民营经济发展环境的通知》,加强政府诚信履约机制建设,着力解决朝令夕改、新官不理旧账、损害市场公平交易、危害企业利益等政务失信行为,促进营商环境优化,增强民营企业投资信心,推动民营经济发展壮大。显然,民营企业家门的提心吊胆并非杞人忧天。而归根结底,环境不好、生态不佳的原因是政策,背后则是权力任性,是政策制定者、施行者自己在政策从纸面到地面过程中“动手脚”“耍花招”。如果不能克服权力的任性,不能很好地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民企想昂首阔步前行就势必遇牵绊、受阻滞。

对“朝令夕改”说不,首先要找准其具体表现。一是“加码”。一任要比一任强,一年更比一年高思想作祟,导致违背经济规律,影响经济健康发展的政策一浪赛一浪。二是“任性”。条文是条文,规定是规定,执行不执行、怎么执行全凭“官方解释”。三是“乱来”。法律意识不足,滥用公权力,把政策当成废纸一张。

凡此种种,处处都体现出政府的法律意识、契约意识、诚信意识不足,在打造有为政府,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的名义下“想当然”“任我行”“无底线”。不但不能激发民企活力,反而导致其对政策丧失信心。正所谓“有则改之,无则加勉”,如果要实实在在、高质高效推动云南民营经济健康高质量的发展,就要通过把权力被关进制度的笼子,全力以赴构建良好的政策环境,确保政策真正为民企而制定,政策能够令行禁止,得到有效实施。(霍弗)

大家关注
联系方式

电话:010-67123133

邮箱:cbe2023@163.com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红桥文创园5A号楼

邮编:1000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