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阳市新县营商环境“典型案例”(十一)

来源:新县亲清营商      更新时间:2023/12/8      浏览:

  前言:

  好的营商环境,就像阳光、水和空气,为市场主体提供充沛营养、生长沃土;好的营商环境,也像“绿水青山”的生态,滋养着这片土地,生生不息、欣欣向荣;好的营商环境,更像一张闪亮“名片”、一个靓丽“招牌”,为发展带来源源不断的人气、财气、福气。

  近年来,河南省信阳市新县县委、县政府坚持把优化营商环境作为践行“两个更好”重大要求的强力举措,聚全县之智、举全县之力,以环境之“优”、促市场之“活”、谋发展之“进”,着力打造机制创新、服务用心和质效评星的“新服务”品牌,努力让企业群众更有获得、更感幸福、更加满意。


  案例51

  新县税务局

  税企牵手 共画“双向奔赴”同心圆

  背景介绍

  2023年9月14日,在河南省信阳市新县大别山露营公园,负责人殷林正在召集中层以上部门负责人筹备即将到来的国庆节、中秋节黄金周接待工作。“前几年旅游市场低迷,企业发展遇到了巨大挑战,是留抵退税政策给予我们希望,2000余万元的资金支撑着我们迈过了难关。”殷林说。

  主要做法

  为助力旅游、研学等产业发展,国家税务总局新县税务局挑选业务骨干成立工作专班,构建“快速识别、精准服务、全程跟踪”工作机制,逐户核实可申请留抵退税企业情况,提供留抵退税“政策礼包”精准推送服务,实现了从“人找政策”到“政策找人”的转变。

  为更好地服务企业,新县税务局一方面为重点企业精心编制“一企一册”专属政策手册,帮助纳税人实时了解最新政策、准确理解申请操作流程。另一方面,针对纳税人“不会办”“办不好”的实际,进一步优化“掌端”服务,将高频税费办理业务、咨询辅导量大的业务、疑难杂症集中业务,分项制作二维码,以图文并茂方式呈现给广大纳税人,实现全程“零辅导”“零跑动”,独立在掌端、网端完成办税事项,降低办税成本,提升办税效率。

  “税务部门经常通过线上线下方式,主动询问税费需求,耐心提供指导,可谓有问必答,帮助企业避开‘政策盲区’,实现了办税无负担,体验感非常好!”大别山露营公园财务负责人刘永浩对税务部门问需问计、贴心辅导表示认可。

  2023年以来,为深入了解企业在办理涉税业务过程中的难点堵点问题,进一步提升纳税服务体验感、满意度。新县税务局以纳税人“第一视角”出发,常态化邀请企业代表化身“税费服务体验师”,到办税服务厅感受“一网通办”智慧办税流程,打通办税过程中的堵点,针对性提升办税服务质效。同时,配备“一对一”业务骨干深入企业,通过“听需求、问计策、解难题”,实现企业发展需求和税费服务的“双向奔赴”。

  工作成效

  企有所呼,税有所应。“我们将以实际行动当好企业贴心人,让每一家企业都能感受到办税流程的速度,体验到税费服务的温度,享受到税收政策的力度。”国家税务总局新县税务局主要负责人表示。(新县税务局)


  案例52

  新县田铺乡

  用心做好“店小二” 精准服务赋能企业发展

  背景介绍

  为持续优化营商环境,近日,新县田铺乡大力开展市场主体“大走访、大宣传、大服务”活动,为各类市场主体送政策、送服务,切实回应市场主体的关切和诉求。

  主要做法

  “最近经营状况如何?有什么困难没有?对乡里营商环境有什么意见或者建议吗?”在走访过程中,助企服务员向帮扶企业及个体工商户等市场主体宣传最新的惠企政策,与企业负责人进行了面对面交流,详细了解企业生产经营状况以及生产中遇到的困难问题,认真记录企业对田铺乡优化营商环境工作的意见建议,努力营造一流的营商环境。

  同时,田铺乡为企业提供一对一服务,企业在经营上有什么困难,政府将尽力帮助解决,服务好企业发展是我们的责任!9月12日,田铺乡副乡长殷仁旺来到河浦将心乐园走访,了解企业经营效益、客流量等情况,宣传市县乡优化营商环境政策、措施,认真听取企业在发展中遇到的困难,虚心征求优化营商环境的意见和建议,并与企业负责人就10月1日国庆黄金周景区运营、游客分流、景区安全等方面进行了交流探讨,并提前做好部署。面对企业的诉求,田铺乡计划选派10名政府机关干部放弃节假日休息的时间,十一黄金周期间在将心乐园进行值守,做好服务,减轻企业压力。

  工作成效

  优化营商环境永远在路上。该乡负责人表示,下一步,田铺乡将坚持优化服务的“加法”、精简流程的“减法”换取政策红利最大释放的“乘法”,持续推动营商环境更优化,营造尊商、亲商、安商、富商的浓厚氛围,充当好企业的店小二。(新县田铺乡)


  案例53

  新县公共资源交易中心

  实行分散评标新模式

  背景介绍

  为进一步营造公正评标环境,规范评标专家行为,近日,新县建立完全独立评标工位,开启分散评标新模式。

  主要做法

  据了解,分散评标是把原来同一项目评标专家、招标人代表集中于同一评标室评标,改为分散在不同评标工位独立评标。

  2023年,新县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引入“驿站式”评标工位理念,设计建成10个独立评标工位,每个工位配备全套独立评标设备,将摄像头、拾音器接入监控系统,评标专家进入评标工位即与其他评标专家实现物理“隔离”。评审过程中如确需沟通,评标专家可在音视频监控下通过专业音视频系统在线交流。

  工作成效

  “下一步,我们将持续加大智能化设施投入,提升平台管理的数字化、智慧化水平。同时加强与监管部门协调配合,推进部门间沟通交流、数据交换、信息共享,形成齐抓共管的工作局面,打造阳光高效的公共资源交易平台。”新县公共资源交易中心负责人胡帅表示。(新县公共资源交易中心)


  案例54

  新县政务服务中心

  信阳市首个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标准化示范项目顺利通过验收

  背景介绍

  9月13日,河南省市场监督局标准化处组织专家组,来到新县政务服务中心,对新县政务服务中心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标准化示范项目进行现场考核评估。

  主要做法

  新县申报的“新县政务服务中心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标准化示范项目” 于2020年12月被河南省市场监管局批准为“省级服务业标准化示范项目”,是本批信阳市唯一入选的项目,创建周期为两年。省专家组按照《河南省标准化示范项目管理办法(试行)》的要求,通过听取汇报、查阅资料、现场考核、随机调查等方式进行评估考核,对该县政务服务标准化工作取得的成绩一致认可,经过综合评审认定,“新县政务服务中心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标准化示范项目”顺利通过考核验收,成为信阳市首个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标准化示范项目。

  近年来,新县通过标准化创建,以体制机制优势赢得竞争发展优势,强力推进“四化四有”新举措,有力提高了新县政务服务标准化、规范化、便利化水平,企业群众满意度常年保持在99%以上,政务服务指标在全省营商环境评价中连续2年位居第一方阵、全市先进。

  以标准化为引领,政务服务规范有“尺度”

  以政务服务需求为导向,实现经验型服务向标准化服务转变。服务体系“国标化”。编制《新县政务服务中心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标准体系》,形成通用基础标准、管理标准、服务提供标准、岗位工作标准4个分体系,制定完善标准189项。服务事项“清单化”。对县级2327个政务服务事项受理条件、流程、材料、时限、结果等要素进行标准化梳理,实现同一事项同标准办理。网上平台“一体化”。依托河南政务服务网,建设“省市县乡村一体化+全县通办”平台,全县政务服务事项均可“一网通办”。线下受理“一窗化”。引入第三方专业团队,推行“一窗受理、受审分离”改革,实现“前台综合受理,后台分类审批,统一窗口出件”,组建红城帮办代办团队,打造“新服务”品牌,共收到锦旗和感谢信30余件。

  以规范化为手段,锐意改革攻坚有“力度”

  通过标准化建设,创新体制机制,管理服务更加规范。“领导体验”疏堵点。设立“局长就是营商环境”体验窗口,县直单位负责人每月到大厅办审批、走流程,促服务效能提升。党建引领激活力。成立功能型党支部,发挥党员先锋模范带头和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设立“新服务”荣誉墙,每季度评选出5类“最美”典型,营造“比学赶帮超”的干事创业氛围。强化培训提能力。开展“三亮三比”、首席代表讲一课、政务服务大讲堂、政务服务下基层等活动,全面提升窗口人员业务水平。广开渠道强监督。设置纪委监委监督窗口、“办不成事”反映窗口、“有诉即办”窗口,通过政务服务网咨询投诉平台、“好差评”系统、智能语音回访系统、政务服务社会监督员等方式实现对政务服务监督全覆盖。AI智能机器人语音回访在第12届数智应用金铃峰会上获评体验创新奖。今年年以来,办理的36万多件事项实现“办件零失误、群众零投诉、服务零差评”。

  以便利化为主线,惠企便民政策有“温度”

  以企业群众办事更加方便快捷为目标,为创优“六最”营商环境注入新活力。企业服务“全程办”。打造“企业家会客厅”,为企业提供事前介入、事中指导、事后跟踪全程“一对一”服务,已为22家企业提供服务90余次。便民服务“就近办”。全县17个乡镇、206个村便民服务机构全覆盖,让群众在“家门口”享受到高效便捷的政务服务,高标准建成24小时自助服务区,实现“全天候”服务。高频事项“跨省办”。和湖北麻城、安徽金寨等地签署“跨省通办”合作协议,共建“革命老区政务服务通办圈”,112项政务服务事项实现跨区域办理,今年以来,共办理2382件。优化举措“暖心办”。实行预约服务、延时服务、特殊群体服务、容缺受理、告知承诺、免费邮寄、免费复印等特色便民举措,让企业群众感受到家的温暖。

  以集成化为目标,精减审批服务有“速度”

  通过标准赋能,优化审批流程,实现政务服务提速增效。清理精简事项。取消各类证明759项,保留证明事项12项。深化中介服务改革,组织梳理保留中介服务事项清单40项。集成再造流程。持续开展“减材料、减环节、减时限”行动,承诺时限压缩比例达95.34%,办事提供材料减少60%以上。梳理“一件事一次办”186项,今年以来共办理1786件。开办企业提速。设立企业开办专区,推进“证照分离”“证照联办”,实现企业注册登记全程电子化,企业开办“一站式”完成,办理时限压缩至2小时内,个体户登记10分钟办结。

  工作成效

  该县相关负责人表示,政务服务标准化工作是一个持续改进的过程,下一步,新县将在优化标准体系、完善标准内容、强化监督检查、加强品牌建设等方面制定有效措施,巩固创建成果,推进标准实施,不断提升服务质量,加快推动“试点”变“亮点”,“先行”变“先成”,打造“幸福体验在新县”的老区政务服务“新”品牌。(新县政务服务中心)


  案例55

  新县公共资源交易中心

  十年征程路 营商谱新篇

  背景介绍

  党的十八大以来,新县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全面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县关于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决策部署,聚焦政务服务标准化、规范化、便利化建设,创新举措,简化流程,优化服务,持续推进阳光、高效、智慧公共资源交易平台建设,努力打造一流营商环境,全县政务服务环境和服务水平得到不断提升。

  主要做法

  十年弹指一挥间。2013年,新县县委、县政府超前谋划、提前布局,新县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应势而建、应运而生。10年来,该中心坚持“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发扬“能、行、成”精神,累计完成办理公共资源交易业务3980宗(次),交易额244亿元,增收节支11.5亿元,最大限度节约了财政资金,有力保障了全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十年里的每项骄人成绩,都凝聚着同心同行、团结向上的力量。特别是2020年以来,新县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围绕电子交易和服务平台、行政监督、招投标流程、异议投诉和行政监督等营商环境重点指标,健全完善制度体系,锐意改革创新,补短板强弱项,不断激发市场活力,企业满意度和获得感不断提升,招标投标指标在2020年、2021年全省评价中连续位于全市前列。

  深化改革 职能定位逐步明晰

  10年来,新县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推动公共资源交易平台资源整合,按照“成熟一项,进入一项”的原则,有序推进统一进场交易工作,实现了省、市、县公共资源交易目录清单的工程建设项目、政府采购、国有土地使用权和矿业权出让、国有产权交易等四大类交易项目“应进必进”。

  职能逐步明晰。2013年,按照公共资源交易项目“统一交易平台、统一进场交易、统一交易规则、统一评标专家库、统一信息发布、统一交易监管”工作模式,确立了“一委一办一中心”管理体制和“管办分离”运行机制。2015年,明确新县公共资源交易中心职能是为公共资源交易平台运行服务,负责场所提供、交易服务、信息发布、平台维护等职责。

  流程不断规范。项目从进入该交易中心开始,不同环节由不同股室、岗位分工负责,将过去的交易项目负责制改为流程岗位责任制,做到了流程不可逆、问题可追溯、责任可倒查,有效规范了权力运行。

  功能不断完善。2016年12月,新县公共资源交易平台通过河南省公管办验收,2020年迁至新县市民之家新址办公,场所全面提升,设备系统迭代升级,建有停车场4000余平方米,设有开标室2个、评标室3个,最大的一个开标室可容纳100人,同时新增1个代理机构办公室、2个专家休息区、1个用餐区,实现开评标现场秩序井然。

  优化流程 全面实现电子化交易

  10年来,新县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坚持为市场主体“减负担、减资料、减时间、减距离”,不断优化流程,提升工作效能,实现了交易主体“从多次来回跑”到“一次不用跑”的整体目标。

  2018年2月,与信阳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共同投资400多万元建设电子化交易平台,同年5月,电子招投标交易平台全面上线运用,业务覆盖建设工程招标、政府采购、土地使用权和矿业权交易、国有产权交易等各领域;功能涵盖信息发布、网上报名、专家抽取、保证金收退、场地预定、电子文件编制、网上开标、网上评标、电子竞价等功能,同步与政府采购平台互联互通,实现了业务全流程电子化。

  2021年1月,新县公共资源交易中心探索创新“云开标”模式,通过网上交易系统进行项目报名、保证金缴纳、提交投标文件、报价竞争,实现了交易“不见面”,开标“云上见”,大大提高了交易效率、降低了交易成本。据测算,每年为投标人节约资金100万元以上,大大减轻了市场主体负担。

  倾听民声 服务民生发展大局

  2020年,新县实施棚户区改造重点民生工程,为做好招投标服务保障工作,新县公共资源交易中心精心组织业务骨干,设立“招标绿色通道”,推行提前介入,合理安排招标时间和场地,顺利完成棚改项目16宗,交易额16.5亿元。其中,亿元以上的棚改项目有团竹园、卓湾二河、三道河等7个,实现了发展重点、民生项目优先受理、高效办结。

  为助力全县复工复产,新县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开辟重点项目绿色通道,开通投标保证金和投标保函等多种交纳渠道,启动“不见面开标”系统,为中标企业节约了资金成本,提高了资金利用率。

  规范管理 打造阳光交易平台

  10年来,新县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坚持用科技手段,不断规范交易行为,全力打造“阳光”交易平台。

  坚持制度先行。先后制定出台《保密工作制度》《评标专家库专家抽取工作制度》等25项制度,以制度管人管事、以规矩规范行为,着力推动管理规范化、精细化。

  全程监控封闭评标。业务区与河南省在线监管平台实时对接,现场监督与在线远程监督同步进行,实现现场监督与在线监管全覆盖,全程留痕可追溯。持续完善业务系统线上异议投诉模块,可供监管部门及时有效处理异议投诉,确保投诉举报事事有着落、件件有回音。

  推行“四规范一强化”(规范专家抽取时间、抽取过程、进场管理、日常管理,强化专家监督检查)工作法。严格落实项目评审日常考核,实行一项目一考评,常态化开展评审专家廉政教育与业务培训。2023年以来,组织开展专家业务培训3次,累计培训人数100余人次。

  推进大数据分析应用。完善升级电子交易平台和电子监督平台,建立了公共资源交易数据模型,全程视频记录交流过程,智能化风险预警与监测,为行业监管部门监督检查提供实时数据,保证交易公平开展。

  精准服务 助力营商环境持续优化

  10年来,新县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始终坚持把为市场主体提供优质高效服务作为初心使命,创新公共资源交易服务体制机制,持续提升政务服务能力和水平,着力优化营商环境。

  持续深化“互联网+”。依托互联网,加快推进公共资源交易数字化进程,实行全流程电子化交易,全面推行“不见面”开标和“远程异地”评标。2022年以来,全县262个政府采购项目、111个建设工程招标项目实现了不见面开标,与省内外29个市县达成合作,完成“远程异地”评标项目522宗。

  全力降本增效减轻企业负担。为提高招标透明度,推行建设工程招标意向社会公开,方便潜在投标人提前了解项目信息,提升交易效能。推行信用承诺函替代投标保证金,2022年以来,中小企业使用信用承诺函参与投标349笔,节约招标投标保证金现金流3600余万元。

  着力优化提升平台服务水平。在健全一日办结、首问负责、容缺受理等服务机制的基础上,积极探索招投标过程中帮办、导办、代办服务,陆续推出了“标前服务”“延时服务”等新服务,让企业的获得感、满意度不断提升。

  坚持科技赋能破除隐性壁垒。对电子保函进行开放接入,17家金融服务机构接入交易平台,扩大了投标企业自由选择权,进一步清除招投标领域的隐性门槛和壁垒;完成了广联达、品茗等4种造价软件联调测试工作,确保了不同造价软件数据交换的便捷性与准确性;实现数字证书(CA)跨平台、跨部门、跨省跨地区互认;大力推广“标证通”手机APP应用,实现通过手机对电子交易招投标系统登录、签名、签章和加解密操作进行授权,推动公共资源交易从“线上”到“掌上”的跨越。

  党建引领 筑牢廉洁从政底线

  10年来,新县公共资源交易平台运行风清气正,这归功于新县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始终坚持以党的政治建设为引领,坚持廉洁交易理念,着力在深入推进廉洁交易上下功夫。

  注重建章立制,力争从源头上杜绝腐败。制定了《廉洁从政制度》《一次性告知制》等30多个制度,形成了用制度管人、按制度办事、有法可依、有章可循的工作机制。

  全力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层层传导压力。领导班子带头讲廉政党课,持续开展党性、党风、党纪教育,定期开展党风廉政建设监督检查,常态化对全体干部职工进行集体和个别提醒约谈,凡是进场交易的项目,严格执行“廉洁承诺”制度,抓好风险防控,不断增强党员干部廉洁自律意识,筑牢拒腐防变的道德防线,形成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工作氛围。

  工作成效

  十年征程不平凡,不忘初心再扬鞭。该中心有关负责人表示,新县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将在党的二十大精神指引下,以创造更加开放、公平、有序的交易环境为目标,埋头苦干、勇毅前行,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深化政务服务改革,奋力谱写公共资源交易工作高质量发展新篇章,努力在推进“四示范三高地一家园”建设中创新拼搏、争先出彩,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新的更大贡献。(新县公共资源交易中心)

大家关注
联系方式

电话:010-67123133

邮箱:cbe2023@163.com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红桥文创园5A号楼

邮编:1000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