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优化营商环境优秀案例系列——招标投标篇

来源:河南省发改委      更新时间:2023/1/9      浏览:

  【编者按】

  河南省第十一次党代会报告明确提出,今后五年要努力实现营商环境迈入全国第一方阵,市场主体更加充满活力。近年来,全省各省辖市(含济源示范区,下同)坚持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改革方向,聚焦补短板强优势,全省营商环境近四年呈现连年提升态势,全省营商环境能级整体跃升。各省辖市以市场主体需求为导向,对标全国一流水平,坚持寻求问题最优解,探索出一批市场主体认可、实践证明有效的改革创新举措和典型经验,一些领域实现了由“跟跑”“并跑”向“并跑”“领跑”的转变。

  继2019年河南省首次推出优化营商环境典型案例后,为进一步发挥全省各地各部门在优化营商环境工作中勇于创新、敢于担当的示范带动效应,形成全省比学赶超、真抓实干的良好氛围,2022年再次汇编印发了《2021年河南省优化营商环境典型案例汇编》,全面系统梳理了189项具体的改革举措,其目的为促进各地区相互学习借鉴,推动改革举措复制推广,切实带动省内各市跑出营商环境的“加速度”。


第一百三十五篇:郑州市新郑市开通不见面开标+AI智慧辅助评标

  针对招标投标活动中,专家监管难度大、评审尺度不一、评审耗时长的现实问题,新郑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开发建设新郑市“莲鹤”AI智慧化评标系统,旨在以智慧化科技手段有效降低专家滥用评分自由裁量权和主观评价风险,创新专家管理,提升结果公正度,真正做到智能客观辅助评标,营造高效、规范、公平、公正的评标新环境。

  高标准推动建设

  按照“莲鹤”AI智慧化与招标投标工作相融合的工作思路,结合去年选取货物服务类项目先行先试工作情况,针对试运行中投标单位编制投标文件不规范、招标代理机构设置评分格式不符合智能评审要求,系统运行状态与实际工作情况的匹配度有待进一步提高等问题及时做好反馈收集、整改优化、调试完善等工作,做到落实有标准,最终为常态化全覆盖运行打好基础。

  主动改革突破,打造新郑“莲鹤”AI智能辅助评标系统

  建设基于大数据、人工智能技术为底层支撑平台的AI(人工智能)辅助评标系统,提供技术服务、业务服务和数据服务。主要包括智能辅助评标系统、智能助手、大数据分析运用三大业务功能。智能辅助评标系统,精准辅助专家评审。通过OCR识别,PDF文本提取技术,结合置信度机制,三方可信数据等技术,实现智能清标、智能辅助评审,对投标文件内容给出对应的分析结果,以供专家参考。同时,通过引入置信度机制,每次评标专家对投标单位的评审结果都形成评审记录,从而同步提升投标单位数据可信度,达到可信值后,即可不再评审直接通过,从而有效减少专家重复性工作。智能助手贴心服务,提高评审质效。通过交互式引导服务,引导评委进行相应操作;智能问答满足常见问题及行业政策法规查询;智能互动能够识别专家发出的指令,完成专家的要求。大数据分析运用,辅助行业监管。通过智能评标系统数据对专家是否干预智能分析、是否采用系统结果等行为进行分析。通过专家评审情况,评分点以及偏离度计算专家的评审倾向性,为行业监管提供客观依据。

  招标投标项目AI智能辅助评标全覆盖

  推行新郑市所有招标投标项目智慧化评标全覆盖,以“智慧化+招标投标”举措强化客观分值评标,弱化评标专家主观判断,提高评标效率效能,提升交易结果客观公正度,从而提升本市招标投标评审结果的公信力。

  目前,新郑市通过“莲鹤”AI智慧化辅助评标系统已开展货物、服务类项目招投标项目15宗,涉及金额3879万元。该创新发挥精准辅助行业监管作用,有效解决专家监管难题,最大程度上消除评标过程客观分评审点上人为干预的可能性,降低评标专家滥用评分自由裁量权和主观判断的风险,确保评审结果更加客观公正的同时,极大提升评标效率,进而有效提升政府公信力,营造本市公平公正、便民利企、高质高效的公共资源营商新环境,具有较强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公正客观的评审结果能够广泛吸引域外企业参与本市投标,扩大本市“朋友圈”。2021年,新郑市域外企业投标5068次,域外企业占比高达84.81%。


第一百三十六篇:平顶山市宝丰县出实招为公共资源交易装上“加速器”

  近年来,宝丰县公共资源交易中心按照“统一规范、公开透明、服务高效”的总体要求,全力唱好优化营商环境“重头戏”,实现远程异地评标常态化,为优化环营商环境、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强力的支撑。

  当好服务市场主体“店小二”,助力交易高效快捷

  一是全流程电子化交易“零跑腿”。充分运用“互联网+”,推进公共交易全流程电子化,实行网上招标、网上投标、网上开标、电子评标的无接触服务,线下不见面、线上点对点,让投标企业足不出户即可参与竞标。二是优化服务环境“不打烊”。充分利用数字信息技术,优化交易服务方式,做到“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实施“延时服务”“双休服务”、24小时“不打烊”服务、全天候随时服务等一系列便捷高效举措,及时协调处理项目招标过程中的困难和问题。三是远程异地评标常态化。采取“一地多点”远程异地评标举措,确保疫情防控和公共资源交易“两不误”。巩固远程异地评标常态化工作成效,推出“126”服务模式。凡是预算在1000万元以上的工程建设项目;预算在200万元以上的勘察、设计、监理等服务项目;预算在600万元以上的重要设备、材料等货物的采购项目,采用网上远程异地评标的方式进行评审。目前,完成远程异地评标交易项目100余项,不仅提升了评标效率,缓解了专家资源不足的问题,还为投标企业节省了人力、财力和时间,使交易更加公开、公平、公正。

  破解公共资源交易“紧箍咒”,释放市场主体活力

  一是取消报名环节,投标“无障碍”。将获取招标文件时间调整为从招标文件发出时间到投标截止时间,在此期间投标人均可获取招标文件、提交投标文件和交纳保证金即可投标,为企业提供了充分的响应时间,提高企业参与竞争力度,规范了公共资源交易秩序,使项目竞争更加公平、更加充分,促进了公共资源交易市场健康发展。二是实行电子保函,资金“少冻结”。在全市率先采用市场化运作的方式,零元建成“电子保函”平台,投标人可在线24小时自主开具电子保函,与缴纳数额较大的投标保证金相比,投标企业更愿意选择购买电子保函,既参与项目投标,又避免大笔资金被“冻结”,减轻了企业“制度性交易成本”,以电子保函“小支点”撬动营商环境“大优化”。三是开展流程可视,进度“全公开”。运行交易服务进度可视化系统,做到项目进度流程全公开,可以实现分散信息的有机串联,把交易环节透彻、明了地展现出来,交易主体能够清晰、直观地捕捉交易时点,掌握交易节奏,保障交易主体的知情权,提升平台的服务质量和运转效率。

  绷紧公共资源交易“安全弦”,筑牢交易防护网

  一是学用结合,切实落实网络安全责任。以业务流程为主线,以网络信息安全为引导,结合行业风险防控工作,不断梳理、细化环节控制和防范网络信息安全漏洞,建立网络信息安全责任反馈和追溯机制,要求工作人员及招标代理机构在每次开标前提前进场检查网上“不见面”开评标设备及网络安全等设备,确保各项进场业务安全高效、平稳运行。二是安全评估,加强系统安全防护能力。开展信息系统安全升级改造,组织测评机构、软硬件系统集成商、网络设备供应商等多个部门通力合作,针对现有设备和软件系统进行深入整改,加强系统的安全防护能力,确保系统的安全防护水平达到等级保护的要求,顺利通过信息安全等保三级测评。三是防患于未然,夯实党风廉政建设保障。开发标前廉政提醒系统,将语音软件嵌入开标评标电脑系统,招标单位、代理公司、评标专家使用电脑必须强制性听取廉政提醒谈话,提高廉洁自律意识,筑牢拒腐防变思想防线,严守党纪法规和各项评标纪律,做到依法依规交易、廉洁交易、优质交易,并签订廉政承诺书,强化职业操守,公开、公平、公正开展招投标工作。


第一百三十七篇:南阳市方城县率先开发运用不见面开标和远程异地评标系统

  方城县公共资源交易工作以争创河南省营商环境创新示范县为契机,进一步强化服务职能,创新服务举措,率先开发运用了不见面开标和远程异地评标系统,进场交易实现全程电子化和智能化管理,全年进场交易项目209个,成交金额31.7亿元,且实现零投诉和零质疑。

  优化平台功能,全流程交易“零障碍”

  方城县在建设工程、政府采购、产权交易、资产拍卖等类招投标过程中实行全信息网上全公开,任何人无需办理数字证书,无需报名环节,免费查看招标文件。潜在投标人第一时间免费下载查看,自主决定是否投标,无需任何费用和中间环节。提高了企业对招标信息的知晓度、扩展了企业对项目的参与途径,提升了企业参与招投标活动的积极性和公平性。

  着力推行线上交易,企业参与“零负担”

  方城县在南阳市率先清理往年遗留保证金8000多万元,减轻了企业的资金负担。取消了建设工程和政府采购项目招标文件费用,每年可为企业节约投标费用5000多万元。上线了电子投标保函系统,银行保函、保证保险替代现金保证金实现常态化,取消了政府采购项目投标保证金,这些都有效减轻了投标人资金压力和负担。同时,企业办理的CA数字证书全省互认,投标人凭借CA数字证书网上投标,不需要到现场投标,让数据多跑网路,投标人不跑马路,为投标企业节省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

  简化交易流程,贴心服务“零距离”

  方城县始终坚持公共服务的职能定位,严格履行首问责任制、一次性告知制、限时办结制等服务制度,制定了业务操作流程、服务承诺等11类32项工作制度,全面简化优化办事流程,线上即时退还投标保证金;进一步完善服务设施,新购置安装热冷两用饮水机、电热水龙头、干手机器、消毒液等服务设施,让进场招标人、代理人有宾至如归的感觉。

  加强智慧监管,畅通渠道“零投诉”

  强化信息公开,将工程项目专家评分情况和否决投标原因全部挂网公示,倒逼评标专家慎重合理、客观公正对待每一项评分,公平公正体现评标结果。加强智慧监管,启用投标文件制作机器码一致性验证功能,打击围标串标等违法行为,与信用中国实现网上自动比对,推动诚信经营。增设新型音频视频储存设备,实现全程留痕。开通在线质疑功能,畅通投诉受理渠道,保障了招投标各方利益。

大家关注
联系方式

电话:010-67123133

邮箱:cbe2023@163.com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红桥文创园5A号楼

邮编:1000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