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优化营商环境示范案例

来源:海南日报      更新时间:2022/12/21      浏览:

  今年以来,海南省已推广实施和向社会发布了三批共29个优化营商环境示范案例,涉及推进项目落地、政务服务、通关便利、知识产权保护、信用体系建设及应用、便利企业融资担保、政府数字化转型、社会信用应用、境外人才服务各个领域,通过进一步发挥优化营商环境示范案例的示范引领作用,推动形成全省比学赶超抓改革促发展的浓厚氛围,加快打造法治化、国际化、便利化一流营商环境。


  第一批

  三亚崖州湾科技城水电气“报装联动”改革

  整合优化水电气报装业务,在崖州湾科技城园区试点推行水电气报装“一站式”(综合窗口)、“两先行”(技术、安装)、“四个零”(零上门、零材料、零审批、零成本)改革创新。该项改革打造了“单一窗口面对用户,内部部门通力协作”的“强前端、大后台”现代政务服务体系,实现了水电气报装业务“一次不用跑”,大幅提高审批效率,具有全省推广价值。

  洋浦保税港区当好服务企业“店小二”

  洋浦建设洋浦保税港区企业问题清零平台,配备企业服务联络员,组建企业服务秘书群,线下线上迅速协调解决企业诉求。通过创新推行船舶落户“多证联办”制度,洋浦海事、交通运输、航运办等职能部门联动,开展国内航行船舶转籍落户跨单位并联办理。建立高效解决企业问题的长效机制,优化和提升了服务企业能力。其中船舶落户改革将从上一港注销到入籍洋浦港重新营运的时间缩减80%以上。

  琼中推进政务服务“一站办好”改革

  琼中在全省首创的“1+”审批模式的基础上,丰富“一业一证”改革成果,创新实施“视频委托书”等举措,组建帮办代办服务队伍,推出“一企一策”服务套餐和周末“不打烊”+24小时自助服务。该项改革从多维度简化市场主体办事环节,从服务层面助力“一站办好”改革,当好企业群众的“店小二”,优化提升企业服务。

  海口龙华区政务服务“零跑动”改革

  海口龙华区坚持以市场主体和群众满意为目标,推行全程网办、自助办、掌上办、上门办,实现多种形式的“零跑动”改革。借力数字政府建设及服务转型,建成全省首家“全流程智能化制证中心”并获得国家专利。通过该改革,2021年减少企业群众跑腿约15万次。

  保亭创新领用发票新模式,破解不动产登记难题

  保亭结合信用分类风险管理,对纳税状态正常的欠费低风险纳税人试推行普通发票领用“首限续票”“首限清欠承诺续票”等举措,切实保障购房人的合法权益,破解因房地产开发商欠税等原因,导致购房人不能及时开具发票和不能正常办理不动产权登记以及涉税事项等问题。该项改革从弹性管理“限票预警”的小切口出发,体现包容审慎监管原则,实现了征、纳税双赢。

  省税务局、人行海口中心支行探索建立税库联动退税新机制

  省税务局联合中国人民银行海口中心支行创新税库联动退税新机制,实现退库业务标准化、资料传输数字化、业务审核智能化、资金拨付即时化。该项改革针对退税过程中退库时间长等实际问题,解决了退库工作存在的环节多、资料杂、效率低等堵点难点问题,切实有效防控退库风险,大幅提升退库办理质效,市场主体受益明显。

  海口市运用“区块链+电子保函”,拓宽投标担保渠道

  海口市改进投标担保方式,加入并运用全国首个公共资源交易区块链共享应用平台,在现金投标保证金、纸质保函等传统投标担保渠道之外,提供了另一个担保渠道(区块链+电子保函)。该项改革为企业特别是中小微企业减轻投标成本负担,减少了因交易周期导致的投标担保资金滞留,提升了招标采购效率和投标主体获得感。

  海口新海港打破政企壁垒,打造货车过海“新体验”

  海口市针对新海港大货车过海难、过海慢问题,创新推行政企合署办公模式,实现“一窗通办”。同时,推动过海相关事项涉及单位与港口企业实现数据互联互通,司机不用下车即可完成缴费并登船待渡等手续。该项改革打破了机制体制壁垒,通过政府数字化和数据共享推动流程简并,提升办事群众满意度,具有较强的可复制推广性。

  海口“海知贷”创新知识产权融资新模式

  海口市推出“海知贷”,设立知识产权质押融资风险补偿资金池,对企业以知识产权质押方式向银行获得的贷款给予贴息支持,完善知识产权质押融资评估管理体系,建立知识产权质押融资风险分担和补偿机制。该项改革实现了知识产权与金融的深度融合,由政府、银行、担保公司、评估机构四方分担了金融风险,为知识产权提供了新的应用模式,为科技型中小微企业开辟了新的融资渠道。

  省工改办提升审批智能化水平,助推工程建设项目“跑”出加速度

  省工改办在全国率先实现省级各业务系统平台深度融合,首创“三级工程编码”+“单位工程编码”,推出“机器管规划”、工程建设项目“掌上办”等系列创新举措。该项改革率先实现了工程建设项目审批100%电子证书,有利于实现工程建设项目快速落地。


  第二批

  三亚崖州湾科技城聚焦种业知识产权保护,助力种业振兴战略落地见效

  崖州湾科技城管理局与国家有关部门合作共建“分子检测实验室”,建立“种子身份证”信息系统;建设育种材料存证和惠益分享平台,有效破解育种材料商业秘密保护、惠益分享保障等难题。海南自由贸易港知识产权法院通过设立司法保护联系点、审判庭,开辟“三庭、三室、一基地”等措施,强化知识产权司法服务保障,有效提升崖州湾科技城种业知识产权保护水平。该案例具有领先性和创新性,推广价值高。

  万宁市推行“信用+”全景应用改革,充分彰显奖励诚信惩戒失信价值取向

  万宁市全面推行“信用+”全景应用改革,创新推出“信用+免审”“信用+承诺即入”等措施,以信用为基础、采取告知承诺或备案替代之前的行政审批。同时,以政府数字化转型为依托,探索建立“审批、监管、执法、信用”四位一体相互有效衔接的联动工作机制,确保“既放得开又管得住”。万宁市通过信息化创新,开发上线“审管法信”平台,为推进政府数字化转型提供了有益探索,具有全省推广价值。

  海口市龙华区法院活用组合拳破解执行难,打造优化法治营商环境新样板

  海口市龙华区法院不断探索创新执行改革,打出了建立“集约化”处置财产团队、启用“预处罚”惩戒程序、善用“头条弹窗”功能、巧用“调查令直通车”、“留水养鱼”温情执法组合拳,有效破解了执行难,使广大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的合法权益得到了有效保护,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该案例具有创新性和可操作性,适合在全省法院系统推广。

  省知识产权局等打造跨境电商联合执法模式,构筑知识产权保护新屏障

  省知识产权局联合省市场监督管理局、海口海关,推行“先行禁令”,加强条块结合,深化联防联控,注重追踪溯源,充分利用各部门监管、认定、执法、国际合作等优势,建立了跨境电商“一线放开、二线管住”知识产权监管联合执法机制,构筑起一道知识产权保护新屏障。该案例在全国范围属于首创和领先,具有全省推广价值。

  省财政厅等推行“见贷即保”新模式,发挥金融机构服务实体经济杠杆作用

  省财政厅积极推动海南省融资担保基金有限责任公司引入国家融资担保基金,构建“国家—省”两级政府性融资担保体系,全面实行银担“二八分险”模式,打破了海南省原有担保机构百分之百承担贷款风险的格局,充分发挥财政引导金融机构服务实体经济的杠杆作用,进一步扩大了政府性融资担保支持的范围。该案例为中小微企业提供纯信用、低费率政府性融资担保服务,具有全省推广价值。

  海口市推行“交房即交证”改革,让不动产登记不再难

  海口市聚焦群众关切的“办证难办证慢”难点堵点问题,创新推出“交房即交证”新模式,对商品房预售、竣工验收、办理不动产首次登记及转移登记等全流程进行精简优化,对标了国内先进做法,以打通数据壁垒为保障,大幅提升了不动产登记效率。该案例具有全省推广价值。

  海口江东新区推行“一件事一次办好”改革,打造工程建设项目政务服务江东样板

  江东新区为项目“量体裁衣”,推动政务服务事项主题式整合,实现工程项目全流程事项清单式报批,打造了工程建设项目“一件事一次办好”江东样板。该案例具有全省推广价值。

  海南省税务机关倡导“信用+”办税理念,持续营造良好的税收营商环境

  省税务机关推行信用办税“承诺办”“容缺办”,在海口市、三亚市实行“实名认证、签字免章”制,“三连A”纳税人的常见业务全部“承诺办”服务等创新举措,破解纳税人因一纸资料“多头问”“来回跑”等办税痛点问题,扩大纳税信用应用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果。“信用+办税”改革的持续深化,有效促进了社会诚信体系建设。该案例具有全省推广价值。

  海口国家高新区全面推行“企业秘书”制度,为企业提供全生命周期优质服务

  海口国家高新区管委会学习借鉴香港方便营商咨询委员会首问负责制及监督反馈机制,探索推行“企业秘书”制度,梳理“企业秘书”高频服务事项,为企业提供体系化、清单化、规范化、标准化全生命周期专业服务,有效解决了政企沟通不畅等问题,对全省建立重点项目和重点企业服务专员制度提供重要实践借鉴。

  三亚崖州湾科技城科技赋能规划建设管理,打造产业升级和数字化转型新样板

  三亚崖州湾科技城创新利用人工智能AI与城市信息模型CIM技术,实现园区发展、治理、土地出让、图纸审查、建设工地安全监管全链条管理。探索了数字化、智慧化在土地高效利用、方案设计优化、建筑施工监管和产业数字化转型在园区企业全生命周期管理中的应用,为在全省建立“土地超市”制度和国土空间智慧化治理提供了实践基础。适合在全省园区范围内推广。


  第三批

  创新实施“信用承诺服务评价制”改革,倒逼政府投资项目建设提速增效

  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将信用承诺机制嵌入政府投资项目建设领域和年度投资计划安排,创新实施“信用承诺服务评价制”,着力构建“事前信用承诺+事中服务监管+事后评价奖惩”项目投资一体化管理新模式,有效激发了各方抓项目促投资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有力地均衡加快项目建设。该案例对于加快重大项目建设和均衡年度投资计划安排具有积极意义,在全国尚属首创,推广价值高。

  创新数据资源开发利用,海南金椰分推出多项“信用+”便民服务

  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联合省大数据管理局,运用大数据、区块链等技术,统筹归集全省个人信用信息数据,构建科学有效的海南居民个人诚信积分模型,建成了海南省金椰分应用平台,已在“信易+审批”“信易游”9个领域实现12个应用场景上线,打造了海南金椰分“信用+”便民服务创新模式。该案例是政府数字化转型的重要体现,具有全省推广价值。

  打造惠企政策兑现新模式,实现政策红利便捷高效直通企业

  省工业和信息化厅以企业需求为导向,打造了惠企政策“梳理发布、精准推送、解读解答、申报兑现、评价跟踪”一站式全省惠企政策兑现服务平台“海易兑”,全省惠企政策分散、发布不集中、推送不精准、政策看不懂、资金兑现慢等局面得到较大改观,为海南省企业提供了一站式便捷高效服务,该案例具有全省推广价值。

  海南省智慧金融综合服务平台,有效缓解中小微企业融资难题

  省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打造的海南省智慧金融综合服务平台以政务数据为支撑,集金融服务与监管为一体,畅通了银行金融产品和市场主体需求渠道,解决了市场主体对银行信贷产品不了解、申请渠道不畅通等难题,在有效缓解中小微企业融资难题的同时,也建立了海南省金融风险防控屏障。平台多项功能在全国达到了领先水平。

  创新职称评审制度,优化境外人才来琼发展环境

  海南省委人才发展局会同博鳌乐城国际医疗旅游先行区管理局,为先行区境外人才量身定制卫生系列高级职称评审特别办法。一是建立自主评审机制,将卫生系列职称评审权下放先行区。二是拓宽职称评审范围,境外人才与国内人才一并纳入职称评审范围。三是创设职称评价标准,允许“真实世界研究项目”作为科研成果,增加病例数和医疗质量等赋分指标。该案例为全国首创,适合在全省其他重点园区推广实施。

  数字化赋能“一建一码”改革,助力产业园区高质量发展

  三亚中央商务区在工程建设领域不断进行数字化转型探索,在工程建设项目开展“一建一码”(即一个工程建设项目的全生命周期赋予一个二维码)数字化改革。通过数字化赋能审批服务,实现数据互通、互认、互用,全面提升了入园建设项目审批服务质量和监管效率,有效压缩了建设项目投产时长。该案例在全国处于领先水平,适合在全省其他园区推广实施。

  推行智慧水网建设,打造三网协同六水共治新格局

  省水务厅打造的海南省智慧水网信息平台,是集“实时感知水信息、智能管控水资源、立体防治水灾害、全面保护水生态、全民共享水服务”为一体化的水网数字化平台,有力提升了公共服务和社会治理智慧化水平。其中,松涛水库数字孪生等信息化应用在全国具有领先性和创新性,适合在全省推广实施。

  深化审批制度改革,创新推出“一体集成”实现“一果多用”

  东方市创新性推进审批制度改革,推行政府投资项目审批“一体集成”“一果多用”新模式,将初步设计及概算、预算、行业审查、施工图编制4个前期工作报告,合并为编制项目初步设计及概算1个报告,进一步精简优化了审批环节,提升了项目审批效能,有效降低了项目实施风险。该案例在建设项目领域具有领先性和创新性,适合在全省推广实施。

  高标准推进医保数字化转型,助力医疗保障事业高质量发展

  省医疗保障局在全国率先完成了国家医保信息平台全业务、全流程、全省上线应用,实现了医保业务编码标准统一、医保数据规范统一和医保经办服务统一,破解了群众就医看病难,补齐了异地就医服务短板,保障了参保人员权益和医保基金安全。平台上线15个月,在国家医保局医保信息化标准化绩效考核中,海南均位居全国前列,其中7个月位列全国第一,处于领先水平。

大家关注
联系方式

电话:010-67123133

邮箱:cbe2023@163.com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红桥文创园5A号楼

邮编:1000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