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河南省第十一次党代会报告明确提出,今后五年要努力实现营商环境迈入全国第一方阵,市场主体更加充满活力。近年来,全省各省辖市(含济源示范区,下同)坚持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改革方向,聚焦补短板强优势,全省营商环境近四年呈现连年提升态势,全省营商环境能级整体跃升。各省辖市以市场主体需求为导向,对标全国一流水平,坚持寻求问题最优解,探索出一批市场主体认可、实践证明有效的改革创新举措和典型经验,一些领域实现了由“跟跑”“并跑”向“并跑”“领跑”的转变。
继2019年河南省首次推出优化营商环境典型案例后,为进一步发挥全省各地各部门在优化营商环境工作中勇于创新、敢于担当的示范带动效应,形成全省比学赶超、真抓实干的良好氛围,今年再次汇编印发了《2021年河南省优化营商环境典型案例汇编》,全面系统梳理了189项具体的改革举措,其目的为促进各地区相互学习借鉴,推动改革举措复制推广,切实带动省内各市跑出营商环境的“加速度”。
第九十篇:新乡市打击恶意逃废债,加强企业权益保护
近年来,新乡市深入推进扫黑除恶工作,始终把营造良好法治环境、助推营商环境持续优化作为重点工作,切实保护企业合法权益,特别是结合全省营商环境评价工作,不断推进优化法治营商环境加强企业权益保护暨打击逃废债工作整体提升,让企业和群众有更多、更直接、更实在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开展打击逃废债专项行动,优化金融生态环境
成立了新乡市依法严厉打击逃废债工作领导小组,制订了《新乡市依法严厉打击逃废债实施方案》,通过开展打击逃废债专项行动,增强社会诚信意识和金融安全意识,确保不出现新的债务链、担保链和互保链,努力铲除金融违法行为生存土壤,全方位营造诚实守信、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
创新方法,部门联动,严厉打击各类“逃废债”行为
对涉金融案件开辟“绿色通道”,坚持快立、快审、快结,注重审执衔接,缩短审理周期,提高审判效率。2021年以来,全市法院共审理25起涉“逃废债”刑事审判案件,判处罪犯73人;实行涉金融“逃废债”执行案件领导带头督办制度,建立工作台账,倒排工期管理,切实压缩平均办案周期,严格落实分级督办制度,提高涉企案件执行效率。2021年以来,市中级法院有财产可供执行案件法定期内执行率达98.64%;与公安、检察、金融监管等部门建立联动机制,加强信息沟通,完善统筹协调机制,堵塞金融风险漏洞。
开展打击恶意逃废债法治宣传活动
深入开展防范打击逃废债法治宣传活动,发挥律师的专业优势,宣传恶意逃废债务的危害和承担的法律责任,增强全社会的法治意识。
打击逃废债专项行动开展以来,新乡市公安机关共收集涉嫌恶意逃废债线索2000余条,共立刑事案件146起、破案86起,104名犯罪嫌疑人被采取强制措施,追缴现金、盘活贷款6.3亿余元,查冻扣各类资产价值14.47亿元。维护社会大局稳定,为经济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
第九十一篇:驻马店市畅通维权渠道,提升接诉即办成效
近年来,驻马店市12345政务服务热线先后整合32条政务服务热线,探索建立“互联网+热线+督查”特色模式,着力把12345政务服务热线打造成为“政府对外的第一总机、百姓诉求的第一窗口、建言献策的第一通道、企业服务的第一平台、效能监管的第一线索、调查研究的第一资料”,优化营商环境。
畅通维权渠道,做到“有诉即接”
一是不断畅通诉求受理渠道。整合全市32条政务服务热线,为企业提供7×24小时的热线服务。同时,持续畅通市长信箱、电子邮箱、手机APP、微信公众号、网络问政等除热线电话以外的受理渠道,实现“一号对外”、多“窗”受理。二是开通12345营商环境服务专线。建立“专线”“专席”“专员”“专项分类”“专题台账”“专门办理”的“六专服务机制”,围绕各类市场主体从注册、运营到注销等全生命周期,提供包括政策咨询、办事指南、诉求办理、意见建议搜集等在内的专门服务,确保企业诉求“有一接一”。三是严格落实领导接听制度。严格落实市政府领导月接听、各县区政府(管委会)和市直各单位主要负责同志周接听制度。2021年11月,启动中心城区乡镇(街道)及区直单位负责同志接听制度,每周四晚上接听1个小时热线电话,让热线更接“地气”,让企业更有“底气”。
坚持跟踪问效,做到“有诉即办”
充分发挥“互联网+热线+督查”驻马店模式的作用,不断完善“互联网平台提供支撑、热线收集信息、督查推动落实”的工作机制,推动企业诉求办得更快、办得更实。一是完善限时办结机制。将一般事项办结时限由原来的7个工作日缩短为5个自然日,并优化快速响应机制,要求特急事项1小时内回复、2小时内办结,紧急事项6小时内回复、24小时内办结。二是严格落实“两级督查”机制。采取市政府督查室负责重点督办、12345热线中心负责日常督办的“两级督查”机制,对超期事项、多次办理群众仍不满意事项、推诿扯皮事项,严格按照相关制度进行强力督查、处理。三是强化工作考评。建立完善包含及时联系率、按时办结率、办结提速率、服务过程满意率、办理结果满意率、工单及时回退率、错误退单率、重办率、知识库信息报送等12个指标在内的考评体系,坚持月考评和年考核相结合的原则,对各承办单位的办理效率和办理质量进行全方位的考评,营造“办与不办不一样、办好办坏不一样”的工作格局。四是加强社会监督。通过《走进12345·见政》《网络问政》等品牌栏目,对企业和群众诉求办理情况进行全流程的跟踪报道,发挥社会公众和新闻媒体的监督问效作用。每月邀请市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接听热线,了解企业和群众关注的热点问题,监督相关部门的办理情况。
2021年,驻马店市12345营商环境专线共受理各类市场主体诉求9960件,接通率为100.00%,按期办结率100.00%,企业满意度为99.93%。
第九十二篇:济源示范区深化诉源治理,助力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
2021年2月19日,中央深改委第18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加强诉源治理推动矛盾纠纷源头化解的意见》。2021年3月18日以来,济源示范区先行先试,完善制度机制,不断为诉源治理工作积累经验。
夯实“两个阵地”
一是推动示范区社会治理中心规范化建设。高标准建设示范区社会治理中心,汇聚司法、公安、民政等负有调解职能的行政部门,推动“多中心”整合为“一中心”,为人民群众提供全方位纠纷解决服务。二是健全各级人民调解组织机构建设。成立诉前、医疗、交通事故、物业等9个行业性调委会,16个镇(街道)、555个村(社区)调委会全覆盖,全力构建了“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人民调解组织体系。
建强“三支队伍”
一是建强人民调解员队伍。配备专职人民调解员65名,232名社区民警全部纳入镇(街道)兼职调解员队伍。培育打造老崔调解车、张正常调解室、一庭三组“矛调庭”等一批调解品牌。二是建强网格员队伍。将示范区555个村(社区)划分为6121个网格,推选网格员7760人,实行“五定”管理模式,全方位把握格内情况,及时排查化解格内纠纷。三是建强人民调解专家库队伍。组建示范区人民调解专家库,公开招募60名法律、医疗、劳动保障、心理学等方面专业人士,为疑难复杂案件调解提供法律服务和专业支持。
健全“六大机制”
建立健全多元纠纷查报机制、矛盾纠纷闭环管理机制、诉讼纠纷分流机制、司法确认机制、诉讼全流程调解机制和考核奖惩机制。
强化“N元共治”
一是发挥行业性调委会调处专业领域矛盾纠纷的作用。选聘27名专职人民调解员充实行业调委会,建立学习、例会、疑难复杂纠纷讨论、考评机制,有力维护了社会大局稳定。二是“警调对接”推动矛盾纠纷化解关口前移。16个派出所全部建立人民调解室,主动与全市140余名法律顾问、630余名人民调解员、547个民调主任对接,创新建立司法所、派出所矛盾纠纷转交转办、共调共处工作制度,化解各类矛盾纠纷7397件。三是建立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大调解”体系。今年以来,受理案件320件,结案205件,为当事人挽回经济损失366.5余万元。16个镇(街道)设立劳动人事调解中心,188个村(社区)建立人社服务站,300余家规模以上企业成立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推动调解仲裁案结事了。四是大力开展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建立信用信息共享、红黑榜发布、信用承诺、联合奖惩等工作机制,先后在济源之窗、济源日报等媒体上28批次公布“红黑榜”名单,累计发布红榜2948个、黑榜3383个,涉及企业3308家,自然人3023个。
济源示范区各级人民调解组织共调解矛盾纠纷9909件,同比增长29.06%,调解成功9808件,成功率98.9%。法院共委派至各级调委会调解案件6157件,调解成功2075件,33.7%的委派案件实现有效分流化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