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印发全系统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典型经验做法(下)

来源:国脉电子政务网      更新时间:2022/6/22      浏览:

  案例十二:

  宝鸡市制定专利侵权纠纷行政裁决规程规范工作流程

  制订《宝鸡市知识产权局专利侵权纠纷行政裁决操作规程》和《宝鸡市专利侵权裁判和抗辩审查规程》,使专利侵权行政裁决的程序和实体问题相结合,对行政执法、司法审判实践和理论研究成果进行了细化。

  案例十三:

  汉中市举办“三押”融资大会推动银企对接

  针对小微企业融资难的现状,承办了全市“三押”融资大会,企业与商业银行现场签订融资意向书,促成银企对接,长安银行汉中分行与汉中双戟摩擦焊接技术制造有限责任公司达成知识产权质押贷款意向,汉中信合与安中机械有限责任公司达成知识产权质押贷款意向。

  案例十四:

  咸阳市科学运用专项资金培育提升知识产权创造运用质量

  在专利创造和运用方面,科学运用专项资金培育、引导和资助合法有效发明创造,以电子显示、先进制造等产业集群为重点,实施产业规划类专利分析导航等项目,严格规范程序,征集专利分析导航贯标、知识产权研究、专利诉讼和地理标志促进工程等,培育挖掘重点领域重点行业高价值发明专利,请专业机构进行辅导,对企业专利精准分析,帮助企业通过项目实施,对技术领域、专利布局有了清晰的认识。

  案例十五:

  宝鸡市“一网通管” 构建监管新生态

  “一网”抓统筹,实现“统一管”。市委市政府把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作为“一把手”工程,围绕简政放权后续监管难题,成立以市长为组长,常务副市长和分管副市长为副组长的工作领导小组,在监管理念、思路、要素等方面大胆创新,按照国家“互联网+监管”和综合行政执法改革要求,把监管“同类项”合并,统一、集中、规范到一个平台,变多头监管、多次监管为“一网通管”,构建“事前管标准、事中管检查、事后管服务、信用管终身”的监管新机制。

  “一网”统队伍,推进“协同管”。利用“一网通管”有机整合监管力量,建立各部门执法检查人员名录库和技术专家库,实现“六统一”(统一指挥、计划、安排、组织、实施、公示),为“双随机、一公开”协同监管提供支撑,有效解决“多头执法、随意执法”等问题。全市41个部门、13个县区的3873名执法人员,累计开展部门联合执法489次、检查市场主体9.2万户,做到“进一次门,查多项事”,在全省率先实现“双随机、一公开”协同监管全覆盖。

  “一网”定清单,做到“精准管”。全面梳理部门法定检查事项,在各部门监管职能“同类项”合并基础上,修订印发《宝鸡市市场监管领域部门联合随机抽查事项清单(第三版)》,将涉及部门的97类、162项检查事项列入随机抽查事项清单并对外公示,纳入“一网通管”,制定工作细则,细化工作流程,实行动态管理,做到“抽查事项全覆盖、清单之外无检查”。

  “一网”聚数据,推行“智慧管”。依托全市大数据政务资源共享平台,推进“一网通管”与“一网通办”“12345”“信用宝鸡”等无缝对接,实现人口、执法人员、行政许可、行业监管等数据库互联共享,汇聚监管大数据2190万条,建立市场监管综合风险防范预警体系,推动传统监管向智慧监管转变,构建了省、市、县、镇“四级”纵向贯通,部门横向联通的信息共享监管网络。

  “一网”强约束,创新“信用管”。按照市场主体信用状况,对信用好、风险低的市场主体,降低检查比例和频次;对违法失信、风险较高的市场主体,提高检查比例和频次,并列入重点信用监管范围,使监管力量“好钢用在刀刃上”,做到对诚信守法者“无事不扰”,对违法失信者“利剑高悬”。同时,将信用监管和诚信奖惩有效衔接,对失信被执行人实施联合惩戒。目前,全市5.2万户市场主体被列入异常名录,981户黑名单企业被联合惩戒,形成了强大的信用约束力,有效推进企业自律。

  “一网”融社会,组织“大家管”。在“一网通管”公众端,设置“我要查”“我要评”“曝光台”“回音壁”等八大模块,让消费者参与到市场监管全过程中来,让群众关切有回应、有结果;在“一网通管”企业端,设置“老板直通车”“信用承诺”等模块,实现消费者与企业经营者实时互动,通过“好差评”促进企业规范运行,建立“企业自治、行业自律、社会监督、政府监管”的四位一体监管模式。

  案例十六:

  安康市“监管+X”助力食品生产高质量发展

  安康市市场监管局以“五四三”模式为统领,率先取消行政审批事项收费、率先将食品生产许可权限下划给县区、率先实现许可申请一窗通办、率先实现许可申请全程网办。通过近年不断开拓创新、务实笃行,安康市市场监管局又探索出了食品生产安全监管“监管+X”(X:上门指导、上门培训、严格规范、助力提升、优化服务)工作法,切实解决企业在办理食品生产许可“堵点”问题,落实企业主体责任“难点”问题,企业高质量发展“瓶颈”问题。

  案例十七:

  汉中市大力推行“信用+双随机”监管持续提升管理效能

  汉中市主动谋划“信用+双随机”监管工作,探索对食品、药品、特种设备等重点领域实施差异化监管措施;积极向总局、省局申请分级分类监管试点。迅速完成通用型企业信用风险分类指标体系搭建,通过设置57个指标项,合理确定指标权重和分值,实现各类企业自动分类、查询观测、动态管理。在实施随机抽查检查时根据不同信用风险类别合理确定、动态调整抽查比例和频次,保证必要的抽查覆盖面和监管效果,防止任意检查和执法扰民,信用风险分类监管效能初步显现。

  案例十八:

  商洛市依托智慧监管提升监管效能

  商洛市着力强化信息化智慧化综合监管,打造贯通市、县区、镇办三级市场监管机构和相关监管部门的“三级平台”,设计了集食品、药品、特种设备、重点工业产品、企业信用、执法办案等监管为一体的“六大版块”,各类业务融入平台实行综合市场监管。平台极大地提升了市县镇三级市场监管效能,实现了“三级互动、三方共治”,400多家市、县、镇三级市场监管部门和行业主管部门,通过场景视频监管,可以对3万户食品、药品、特种设备等重点企业的重点部位、关键环节等进行监管,对操作不规范、细节有偏差、行为不达标等风险通过警示提醒、督促整改、及时处罚等形式将其违法违规行为消灭在萌芽状态,实现了“一个系统、一个平台、一张网络、多级应用”的效果。

  案例十九:

  延安市强化公平竞争审查激发市场主体活力

  延安市较早实现了公平竞争审查市、县两级政府全覆盖。市政府高度重视公平竞争审查工作,由市政府主管副市长担任联席会议总召集人,联席会议办公室设在市市场监管综合执法支队。2021年,延安市结合工作实际,在全省率先制定了《公平竞争审查集中复核工作制度》《公平竞争审查第三方评估方案》两项制度,全面加强公平竞争审查制度的刚性约束。率先出台《延安市公平竞争审查投诉举报处理办法》,畅通涉及公平竞争审查的投诉举报渠道,收效良好。充分发挥市级联席会议职能,指导相关单位对存量政策措施公平竞争审查情况进行自查完善。

  案例二十:

  安康市汉阴县创新推行“四色”动态监管模式

  为提高市场监管工作水平和行政效率,安康市汉阴县以食药特行业特点、信用、潜在风险等级、是否有违法行为作为评定依据,从低到高安全风险等级将全县市场主体分别定档标记为低风险、中风险、高风险、生产经营状况异常四大类,分别进行“绿、黄、橙、红”分色标记。即:绿色为信用良好、上年度无违法行为的市场主体;黄色为经营范围涉及食品、药品、特种设备或金融业务的市场主体;橙色为逾期两年未年报,信用有问题、被处罚或联合惩戒过的市场主体;红色为经营异常、处于歇业或停业状态的市场主体。经“四色”标记后,实现了市场主体精准识别、一目了然,极大的解决了基层所执法监管人员不够、力量不足、监管任务繁重的困境,便于日常监管效率提升、靶向监管,真正实现了监管成效明显、重点突出。在“四色”分色标记的基础上,根据“四色”市场主体监管特点,探索实行不同的精细化精准化管理服务措施,健全服务、监管、执法全方位立体式监管服务体系,全方位提高监管效率。

  案例二十一:

  延安市全面开启知识产权强市建设

  延安市采取四项举措强化知识产权保护战略,积极营造优质高效的发展环境。一是出台《延安市关于强化知识产权保护的若干措施》,从政策体系、实施体系、服务保障三个方面,不断健全完善知识产权体制机制。二是申请设立国家知识产权局商标业务延安受理窗口,开设专利转移转化业务窗口,深入实施地理标志运用促进工程,持续加强知识产权转化和运用。三是制定发布子长煎饼、炖羊肉、吴起剁荞面、酸菜排骨面4项延安特色小吃制作工艺规程,不断强化品牌服务体系建设,以标准化、品牌化建设为餐饮业高质量发展赋能。四是开展“铁拳”行动,大力查处知识产权侵权案件,开展知识产权保护“五进”活动,全力构建知识产权保护社会共治体系。


大家关注
联系方式

电话:010-67123133

邮箱:cbe2023@163.com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红桥文创园5A号楼

邮编:1000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