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3日,从江苏省淮安市政府新闻发布会上传来消息,淮安市委、市政府制定印发的《淮安市持续优化“四最”营商环境推进产业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以下简称《若干措施》)以聚焦产业发展为主题,紧紧围绕“项目为王、环境是金”工作导向和“做的要比说的好、服务要比需求早”服务理念,对标对表世界银行最新营商环境评估体系,认真贯彻国务院和省政府文件,重点解决经营主体“急难愁盼”问题、补强指标短板、促成创新突破,推动淮安营商环境的持续优化。
据了解,《若干措施》从投资、市场、政策、政务、法治、人文六个环境维度形成30项改革措施。明确延展“枢纽经济”产业链、构建“地等项目”多元供地体系、提升项目全周期审批质效。明确激发经营主体创新活力、推进“产业人才集聚”行动、深化证照“三联”改革。明确优化礼遇企业家政策、健全完善政企沟通机制、完善“就在淮安”促进机制。明确持续推进“高效办成一件事”、构筑“淮上清风”招标采购监测系统、提升不动产登记“同市同标”服务效能。《若干措施》还提出深化包容审慎监管执法、开展信用分级分类监管、开展“法惠淮企”专项行动,让企业家安心投资、舒心发展。从落实“企业家日”系列活动、深化“安企护淮”行动、深化营商服务效能提升等方面入手,建设投资友好型城市。
据悉,《若干措施》包含了树牢大营商环境理念、充分承接上级要求和借鉴外地经验、充分开展自主创新三个方面特点。整个文件的30条措施,坚持以经营主体需求作为第一导向、企业家口碑作为第一标准、重大项目攻坚成果作为第一尺度,真正让投资兴业者办事更省心、投资更放心、经营更安心、发展更舒心,真切感受“吾心安处是淮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