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宝鸡市渭滨区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和省市各项工作要求,紧扣企业肠梗阻,坚持需求导向,精准摸排解决企业诉求,培育服务新优势,成为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强力跳板”,以务实高效“硬举措”持续优化营商“软环境”。
聚焦产业提升。一是健全完善服务专员机制。落细落实联企服务专员制度,全面深化区级领导包抓、行业部门帮扶、属地镇街落实责任体系,充分发挥工业企业白名单作用,持续开展走访慰问“五上”企业活动,区级领导带队每月至少深入企业走访1次,了解企业生产经营、融资需求等情况,第一时间协调处理存在问题。常态化召开政银企早餐会、助企纾困座谈会、企业家沙龙等活动10余次,有效解决警务室设置、燃气费减免等涉企问题100余件。二是持续深化金融供需对接。健全完善政府主导的融资担保体系,制定《2024年渭滨区企业融资需求统计表》,定期举办银企融资对接活动。设立产业引导基金,引导更多金融资源向传感器等重点产业、专精特新“小巨人”等科技创新重点项目聚集。成立秦创原(宝鸡渭滨)创新促进中心,推动科技创新与金融服务深度融合,为企业提供全方位、多层次金融服务。截至目前,累计为麦克传感等34户中小企业授信3.08亿元,发放创业担保贷款1.05亿元。三是不断加大优质企业培育力度。聚焦重点行业和领域,筛选有能力、有志向引领产业链发展的企业建立优质企业培育库。截至目前,凌云恒创等2户企业获评专精特新企业,烽火宏声等2户企业入选第十一批陕西省技术创新示范企业,长美科技等企业被确定为省级质量标杆企业,烽火诺信等3户企业获评省级重点产业链“揭榜挂帅”项目拟支持名单,凌云电器、宝成仪表荣膺第四批省级制造业单项冠军,秦川机床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入库科技型中小企业70户,申报高新技术企业30户,完成技术交易合同登记12亿元。
强化要素保障。一是把握政策积极争取。深入学习上级政策文件,精准研究解读政策信息,按照行业领域梳理汇总,着力提升政策把握、指导能力。同时,转变工作思路,变“资金等项目”为“项目等资金”,加大力度做好项目前期要素保障,提升项目可行性、完整性、成熟度。主动发挥穿针引线作用,常态化“跑省进厅”“跑市进局”对接争取项目资金,抓牢握紧项目申报机遇。截至目前,累计争取中省各类资金188354万元。二是优化供给提升效益。按照“腾笼换鸟、提质增效”工作思路,探索姜谭经开区托管镇村工业园“一区多园”模式,深入实施“标准地+承诺制”等综合改革,制定《渭滨区“零增地”工业提升改造项目审批改革方案》,建立批而未供和低效用地数据库,落实“一地一档”“一企一策”管理,积极构建厂房和投资人信息桥梁,发挥工业用地立体配置优势对闲置土地进行高效盘活利用。今年来,累计盘活闲置用地100余亩、闲置厂房8000平方米,完成标准地供应100余亩,西部智造创新园8栋精密电子厂房完成封顶。三是人才赋能推动发展。制定《渭滨区优秀人才关怀激励十条措施》等政策,建成全市首个人才服务驿站,为企业发展提供坚强人才支撑和智力保障。目前已建成国家和省级企业技术中心43个、院士工作站6个,培育高新技术、“专精特新”企业141户,入选省级以上重点人才项目89人。同时,充分发挥人力资源产业服务联盟作用,组织重点企业赴西安理工大学等高校开展校企合作对接,举办“选择渭滨、共赢未来”高校毕业生专场宣传推介会,为1080名离校未就业应往届高校毕业生持续提供精准“不断线”1131就业服务,助力高校毕业生实现充分就业。
强化服务供给。一是优化涉企政策服务机制。建立全区“陕企通”诉求响应机制,进一步规范办理流程,制作规范办理模板,确保企业诉求办理100%满意。目前全区陕企通诉求平台注册用户5370户,涉企政策发布50条,受理企业诉求10条,已全部办结。二是简化项目审批流程。全面推行工程建设项目并联办理工作模式,优化完善“信息网上申报、材料一窗受理、过程并行协同、结果关联共享”的项目审批渭滨模式,政府投资、社会投资和小型低风险项目审批时限分别压缩至85、50和15个工作日以内,施工许可最快当日办结,审批时间压缩70%,投资2000余万元的硕浦电气科技、西科境源两个项目跑出60日建成投产的渭滨速度。三是精准“税务管家”管理模式。以“创金牌管家”为理念,打造升级版税务管家,开展税务管家“六进”活动,围绕重大项目评估、决策、设计、施工、竣工、运营,优化办税缴费体验,建立“一企一策”配置税收服务专员,为辖区企业提供“全周期”“全流程”税费服务。截至目前,建账管理“税务管家”42项,通过电子税务累积向4700余户企业推送组合式税费支持政策红利账单5562条,帮助规避发票开具风险15户。
(郭敏,单位:宝鸡市渭滨区职转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