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统计数据显示,截至今年一季度,新疆登记在册各类经营主体247.6万户,同比增长7.75%。这些数据是新疆营商环境持续优化的重要缩影。
近年来,各地各部门以大数据驱动和优化政策服务为翼,聚焦经营主体办事、经营环节中的难点、堵点、痛点,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出实招、亮实举,持续为企业发展增添了新动力。
数字跑腿 提升办事效率
区块链,是一种分布式数据库技术,用于记录各种信息。由于其不需要单一的控制中心和不可篡改、可追溯的特性,使得曾经需要打破不同部门壁垒的协作变得更易行。
从迈进政务服务大厅到拿到个体工商户营业执照需要多长时间?4月初,刚拿到证照的阿拉山口市西部努尔牛肉面店老板马玉平有了答案:30分钟。“有专人领着我办,一步冤枉路都没走。”
阿克苏地区推出“企业开办零成本”服务。天山网-新疆日报记者 郑卓摄
过去拿着各种文件材料到处跑,如今早已被“全程电子化+电子签名”政务服务模式取代。马玉平并不清楚,自己办理证照如此快捷,背后给力的是“区块链+政务服务”。
近年来,自治区政务服务和公共资源交易中心联合自治区市场监督管理局等部门,在“企业开办”“企业简易注销”两个主题集成服务中创新使用了区块链技术,确保相关数据信息上链、存证、流转的全程可溯,实现“一个平台办理、一个平台反馈”。
也就是说,借助区块链上的信息,办理人只需在一个窗口或在新疆政务服务网填报提交一次材料,后端便能实现数据实时共享、业务协同办理。目前,“企业开办”“企业简易注销”等一件事一次办服务已累计办件3万余件。
“区块链+政务服务”,是新疆开展数字政府建设内容之一。对于参与招投标的企业来说,更多的数字化应用也带来了办事效率的大幅提升。
过去,一个项目要招投标,投标企业需要有自己的企业“身份证”——CA数字证书。由于办理CA数字证书的机构不同、地区不同,使得曾经的数字证书互不兼容,从而造成经营主体跨区域参与招投标活动时需要重新办理,很不方便。
去年年底,新疆建成全区公共资源交易领域数字证书(CA)互认平台。截至今年一季度末,自治区、兵团及14个地(州、市)基本实现数字证书(CA)互认互通,投标人仅需通过手机便可实现在线“一键式”获证、业务“扫码式”应用、交易“无边界”投标、身份“全方位”识别。
同时,自治区政务服务和公共资源交易中心与贵州省公共资源交易中心签订《贵州新疆两省(区)公共资源交易跨省通办框架协议》,同步推动数字证书的省际互认。
电子保函 减轻企业负担
打开自治区公共资源交易网,一项项正在招投标的项目清晰明示,采购、中标等公告持续更新。
为了避免投标企业随意撤回、撤销投标等行为发生,缴纳投标保证金是必要环节。以200万元的政府采购项目为例,需缴纳4万元投标保证金。这对于一些小企业来说,流动资金压力骤增。
新疆大力推进电子保函业务,替代用现金缴纳保证金,为企业减负(资料图)。
不能因为保证金,就将中小企业排除在公共资源交易之外。
为此,新疆大力推进电子保函业务。电子保函作为一种信用凭证,可以在政府采购中为信用良好的企业提供授信担保,替代用现金缴纳保证金。
新疆吉瑞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营销总监裴娟说,以200万元的政府采购项目为例,使用电子保函后,只需要支付320元保费即可。
今年一季度,自治区公共资源交易平台保证金共有1708笔,其中,412家投标企业办理电子保函1121单,有效释放现金流约37.52亿元,替代率达65%。
这一“四两拨千斤”之举,减轻了企业负担,为中小微企业参与政府采购投标创造了有利条件。
减负的方式不止于此。近年来,“远程异地评标”的推出,也为企业免除了奔波之苦,大大减少了投标的时间成本和差旅成本。
和田市一项农业产业园相关项目的评标现场,只有1名监督人员、1名招标人代表和1名招标代理人员。
现场人少,是因为3家投标单位已通过线上递交了投标文件,经营主体不需要再到和田的开标现场。仅用10分钟,不见面开标系统便能顺利完成该项目投标文件解密、保证金展示、唱标等整个过程。
近年来,新疆持续推进远程异地评标常态化,自治区政务服务和公共资源交易中心与全疆14个地(州、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签署了《自治区公共资源交易常态化远程异地评标区域合作协议》。一季度,中心已配合伊犁、和田、喀什等地州交易中心开展远程异地评标7场次。
模式优化 破解发展难题
大数据加持和政策措施叠加,正与优化营商环境工作紧密耦合。不过,做好“店小二”的服务意识也不可或缺。
位于布尔津县的山月旅游开发有限公司,是一家经营旅游景区的企业(港资),近期要对外分配一笔股息红利,投资方在中国香港。“办理跨境业务源泉扣缴业务时,我们对如何规范准确填报申报企业所得税产生了困惑。”该公司财务负责人佘美琳向税务部门道出在跨境涉税业务办理中的焦虑。
为此,布尔津县税务部门组建“税路通·新丝路”专家服务团队,将各类跨境企业涉税共性问题进行统一归纳,又通过“一企一策”的方式为企业解答跨境涉税问题,让税费知识“早知晓”、政策红利“早落地”、跨境难题“早解决”。
克拉玛依市全面开展“最多跑一次”改革。艾力牙·艾山摄
软性服务,既“无事不扰” ,又“无处不在”。在“尺度”把握间,传递着营商环境“温度”。
今年以来,自治区发展改革委、自治区市场监督管理局、自治区政务服务和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公安部门等众多单位,围绕企业“全生命周期”,形成主题集成服务;出台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19条措施,鼓励符合条件的民营企业申请“新疆品质”区域公共品牌认证,指导经营主体申请并规范使用地理标志专用标志,带动特色产业发展。
借助数字政府建设,自治区政务服务和公共资源交易中心打造“随时办”“掌上办”服务模式,目前已有451项涉企事项可在“新企办”移动端办理。
各地政务服务单位按当地实际情况,出台开业大礼包。塔城地区的“塔礼包”包含单位公章、财务专用章、发票专用章、法定代表人私章,实现企业开办“零费用”“零成本”;阿克苏地区在美容美发等行业试行公共场所卫生许可事项“免申即办”改革,办理人在取得营业执照后就能自动领取到卫生许可证电子证照……
同时,自治区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与石榴云、行风热线等平台协同联动,设置涉企服务专席,畅通企业诉求通道,处办营商环境类诉求,助力营商环境优化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