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6日下午,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上海代表团举行开放团组会议,对中外媒体开放。会上,来自上海的全国人大代表们谈经济、论发展,既有改革开放“大事”,也不乏民生领域“关键小事”。
包括上海市委副书记、市长龚正在内,多名代表回答了中外记者提问,干货满满。澎湃新闻记者从这些问答中梳理了5个“新”,阐释这场“开门会议”的要点。
新起点
2024年春节后第一个工作日,上海召开营商环境大会,发布“优化营商环境7.0版行动方案”。这是2018年以来,上海连续第七年对优化营商环境作出部署。
3月6日下午,人民日报记者的第一个提问与此有关:上海在优化营商环境方面有哪些成就?下一步目标是什么?全国人大代表、上海市市长龚正作了回答。
“良好的营商环境是上海的闪亮名片。”龚正说,这些年,上海把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摆在突出位置,以一年一更新的频率,先后推出七版优化营商环境改革方案,迭代实施1101项改革举措,有力地促进了经营主体蓬勃发展和上海经济高质量发展。
一是创新创业的活力足。2023年,上海日均新设企业1904户、增长28.1%,企业总数达到289.2万户,每千人企业数增加到116.8户、位居全国第一。
二是对外资的吸引力强。2023年,全市实际使用外资超过240亿美元,再创新高,连续四年超过200亿美元,尤其是跨国公司地区总部、外资研发中心分别新增了65家和30家,累计分别达到956家和561家。
三是帮助企业减负增效的力度大。2018年以来,累计为各类经营主体减负超过9100亿元。
上海
“营商环境没有最好、只有更好,优化营商环境永远在路上。”龚正说,上海将聚焦各类经营主体关切,持续深化改革攻坚。
记者了解到,下一步上海还将围绕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推出更多举措。比如,大力清除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隐性门槛和壁垒,深入贯彻落实好《公司法》、《上海市优化营商环境条例》等法律法规,全面对接高标准国际经贸规则等等。
优化营商环境永远在路上,显然,7.0版行动方案也将是上海持续优化营商环境的新起点。
新要求
2023年11月3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深入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座谈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其中,“先行探路、引领示范、辐射带动”这12个字要求蕴含深意,对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提出新的明确要求。
“将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紧扣‘一体化’和‘高质量’两个关键词,进一步发挥好上海龙头带动作用,协同苏浙皖三省各扬所长,使长三角真正成为区域发展的共同体。”在回答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有何创新政策时,全国人大代表,上海市政府副秘书长、市发展改革委主任顾军说。
上海轨交11号线花桥段
顾军介绍,长三角一体化战略实施5年来,一体化发展质量不断提升。2023年长三角地区以3.7%的国土面积,16.8%的人口规模,贡献了整个国家24.4%的地区生产总值,25.4%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和36.3%的货物进出口的规模。
2024年,上海将持续深化落实《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牵头编制实施《长三角地区一体化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4-2026)》,谋划推进跨区域重点合作事项。
着力推进重点领域的一体化。比如,加强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的跨区域协同,特别是要健全基础研究合作机制,研究制定长三角基础研究联合基金建设方案,强化长三角地区创新策略能力建设。持续推进长三角产业链补链固链强链行动。
加快建设轨道上的长三角。“我们正在研究建立长三角城际铁路一体化运营项目推进工作机制,加快提升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水平。”顾军说。
顾军表示,还将在重点区域一体化上率先突破。比如,高标准建设自贸试验区、临港新片区,加强三省一市自贸试验区的经验互鉴和复制推广。深耕一体化发展示范区“试验田”。建好虹桥国际开放枢纽联通国际国内“彩虹桥”。
新片区
2023年,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上海时强调,“要大力实施自由贸易试验区提升战略,推进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临港新片区更高水平对外开放”“要在临港新片区率先开展压力测试,稳步扩大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等制度型开放”,赋予临港新片区进一步扩大开放的特殊使命和重大任务。
临港新片区
在回答新加坡联合早报关于上海自贸区和临港新片区如何进一步便利数据跨境流动的提问时,全国人大代表,上海临港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袁国华说,临港新片区根据国家制度型开放的要求,一直在推动数据跨境流动。
“1”是正在打造国际数据经济产业园,目前已入驻的企业将近60家,主要分三类:从事跨境数据服务的企业、正在进行数据跨境的企业、正在试点中的跨境数据企业。
“2”是两个服务中心,已经设立跨境服务的数据评估中心,还有跨境数据的全方位服务中心,为相关企业在数据指导、评估、备案等方面提供全过程指导。
“3”是促成三个制度,为跨境数据流动提供制度型的保障,三个制度是跨境数据的流动规定,分级分类的管理办法,跨境数据的操作指引。
同时,临港新片区还将加快跨境数据的一般数据清单和重要数据目录的编制。加快对接对标DEPA、CPTPP等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加快跨境数据的基础设施和产业发展。
新质生产力
在回答关于国际科创中心建设问题时,全国人大代表、上海市副市长刘多提到,2024年上海将围绕国际科创中心建设,强化前沿新兴领域和未来产业的布局。
“及时把握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新趋势、科研新范式,聚焦细胞与基因治疗、合成生物学、脑机接口、量子科技、Web3.0、AI4S和新材料、新能源等领域,抢抓布局、加快突破,形成新质生产力。”她说。
人工智能
上海将深化基础研究先行区建设。比如实施相关人才计划,支持优秀青年科学家“十年磨一剑”开展高风险高价值科学研究;提供长期稳定支持,以五年为周期滚动实施,不进行年度考核。
上海将持续加大基础研究投入,2024年基础研究占全社会研发经费支出的比重将达到11%左右,力争2027年提高到13%左右。
刘多还提到,2023年上海聚焦生物医药、人工智能等领域启动了7家高质量孵化器建设,2024年将加快落实这7家孵化器“一体一策”,并围绕人形机器人、大模型等前沿领域,启动新一批高质量孵化器建设工作。
新质生产力,与科技创新密切相关。上海高校很多,怎么发挥高校的科研优势,更好地服务支撑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加快推进科技进步?
全国人大代表、上海交通大学校长丁奎岭用三个词回答这个问题——跟跑、并跑、领跑。
“跟跑”,指的是高校基本的科研经费要能跟得上当今科技发展的速度和要求。目前高校里一个普遍的问题就是竞争性经费占到90%以上,这么大的比重带来的问题是,科学家忙于争取项目、组织答辩,很难静下心来攻关。
丁奎岭表示,上海在这方面的实践比较好,比如基础研究特区,为人才的稳定在经费上提供了很好的支持和补充。
“并跑”,指的是高校要和企业进行深度合作、并肩作战,高校和企业的合作,特别是央企、国企、行业头部企业的合作,形成强有力的合作。
“领跑”,是指要找到科技制高点,要盯住热点进行战略布局,加强顶尖人才、优秀青年人才等人才梯队的培养,不断调整和优化学科的领域,在人才培养方面,不断开拓新的学科和领域,通过教育人才科技一体化前瞻部署,通过跟跑、并跑、领跑,跑出加速度。
新空间
城市更新,能够为一座城市创造新空间、新功能、新价值。
在回答凤凰卫视记者关于城市更新的提问时,全国人大代表,上海建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杭迎伟说,2024年第一个工作日,上海市举行的第一个会议是全市城市更新推进大会,对上海的城市更新工作进行了顶层设计、全面部署。
城市更新的关键,是核心功能的更新和提升。杭迎伟说,城市不仅要有高楼大厦,还要重视保护城市的记忆,大街小巷、烟火人家、繁花似锦。城市的更新不仅要强化保护利用,还要创造新空间、新功能、新价值。
上海智慧湾
杭迎伟表示,从上海城市更新的实践中,他感到城市更新的高质量可持续发展需要有“三个注重”。
注重激发城市发展的活力。比如,上海在推进“一江一河”贯通开放过程中,让周边许多老码头、老仓库,变成如今的演艺中心、商业中心、创意中心和创新中心。
注重科技创新能力供给。比如,上海在张园石库门建筑群城市更新的项目中,综合运用了建筑机器人加持的“顺做法”和平移技术加持的“逆做法”,数字化建造全过程赋能,不仅实现了保护,还增加了地下空间和功能空间。
注重便民利民,把最好的资源留给人民。城市更新工作一头连着民生,一头连着发展。上海在城市更新中,持续地打造“15分钟服务圈”,布局教育、卫生、养老、交通等设施,让市民有了更多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一个城市的建设发展既有硬实力,也有软实力。”全国人大代表、上海社科院党委书记权衡说,经济发展,一般理解为硬实力,文化是软实力,硬实力让一个城市更强大,软实力让一个城市更伟大。
权衡表示,城市的建设和发展,要注意软硬实力相得益彰。上海正在推进“五个中心”建设,上海这座城市的影响力,尤其是国际影响力的提升,非常重要的一个关键在于文化的吸引力、文化的魅力。
上海的红色文化、海派文化、江南文化三种文化交相辉映,推动三种文化融合创新,将助力上海实现高质量发展。(高级记者 李佳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