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商环境优化,已经成为国内众多城市重点关注的热词。
日前,成都市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联合每日经济新闻举办的“2022年成都市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典型案例评选活动”(以下简称活动)评选结果正式出炉,最终共有40个案例从157个报名案例中脱颖而出,获评2022年成都市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典型案例。
近年来,成都纵深推进营商环境综合改革,先后出台建体系夯基础的1.0版、学先进补短板的2.0版、树标杆创品牌的3.0版、集创新求突破的4.0版营商环境政策体系以及系列配套政策,累计推出700余项营商环境改革措施。2023年1月30日,成都营商环境5.0版政策也将正式实施。本次活动评出的典型案例,全方位多角度展示了成都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的进展成效。
40个典型案例出炉 多角度展示成都营商环境建设成效
营商环境是指企业等市场主体在市场经济活动中,所涉及的体制机制性因素和条件,是政府治理、经济潜力、资源条件、社会环境等诸多因素优劣的综合表现。
如何以营商环境改革“强优去劣”,增强城市经济发展优势?一直以来都是各大城市思考的命题,同时也验证着城市改革的决心。
在各个城市不断探索营商环境优化路径之时,成都已蹚出自己的一套改革路子,不断增强企业对成都营商环境优化的感知。这在此次活动征集到的上百个报名案例中,便有深度体现。
成都高新区打造股权融资“快车道”,组建中西部最大规模产业基金,围绕主导产业,积极组建了646亿元产业基金,规模创中西部最大。
位于成华区的龙潭工业机器人产业功能区产业园,以“企业至上、企业家C位”为理念,依托天府蓉易享平台,上线“政策计算器”应用,为企业、政策双向精准画像、智能匹配。
青羊区在全国率先推出了“企业全生命周期服务”模式,通过三年多持续不断建设,“一站式”中小企业全生命周期服务模式成效显著……
最终,40个案例从157个案例中脱颖而出,获评2022年成都市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典型案例。
改革再启程 成都增强营商环境改革优化力度
1月4日,《成都市持续优化提升营商环境十大举措》正式印发,并将于1月30日正式实施,标志着成都营商环境5.0改革正式开启。
在5.0改革中,成都提出让业务办理时间更短、流程手续环节更少、企业开支成本更低、跨境贸易便利度更高……而这一连串的举措,几乎都在为市场主体“做减法”。比如,为便利企业开办,成都将推行“标准化地址+申报承诺制”登记模式,常态化运行成德眉资一体化企业登记绿色通道,除因当地城市管理需要对具体登记事项有特别规定的外,实现所有法定登记事项在四市无差别受理、同标准办理,这也是成都独创的特色举措。
聚焦市场主体 打造国际一流营商环境
据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中国外资营商环境调研报告显示,企业对中国营商环境的评价连年提升,在其2022年度一季度报告中,九成以上外资企业对中国营商环境评价总体良好,这一数据表明中国营商环境评价维持在良好水平。
纵观中国营商环境评价的上升历程,背后是各个城市对营商环境的持续优化。近年来,长三角、粤港澳、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等我国各大经济增长极主动加大优化营商环境的力度。《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提出粤港澳大湾区打造具有全球竞争力的营商环境,《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优化营商环境方案》《长三角国际一流营商环境建设三年行动方案》也都提出要加快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
在全国掀起营商环境优化改革浪潮的同时,成都的营商环境优化进度也在不断向上拉升。2022年成都地区生产总值跨越两万亿,市民收入同步增长,生活水平得到极大提高,城市吸引力不断提升。《优化营商环境条例》出台、“蓉漂计划”深入实施、“蓉易办”“蓉易享”平台持续完善、国家级创新平台建成超200家、连续9年位居“中国最具投资吸引力城市”榜首……
如今,随着营商环境5.0版政策加快落地落实和一批典型案例的出炉,成都也将以营商环境动力之基,促经济发展活力之源,让各类市场主体放心投资、安心创业、顺心发展,加快打造中国西部具有全球影响力和美誉度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
40个典型案例名单:
1.“蓉采贷”携手“蓉易贷”政策叠加,助力中小企业纾困解难。(市财政局、市金融监管局、人行成都分行营管部)
2.组建中西部最大规模产业基金,赋能企业股权融资“快车道”。(成都高新区)
3.构建建圈强链企业服务新机制,打造特色产业营商环境。(成华区)
4.创新推动“互联网+政务服务”改革——持续深化无差别“一窗受理、集成服务”政务服务新模式。(锦江区)
5.打造“一站式”中小企业全生命周期服务模式。(青羊区)
6.与时俱进金融科技赋能乡村振兴——农产品仓单质押融资新模式。(彭州市)
7.推进“融合审批一件事”改革,解决企业“准营难”。(四川天府新区)
8.率先创建进口预包装食品标签智能辅助管理机制。(青白江区)
9.开设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办不成事”线上反映窗口,打通提升企业感受度“最后一公里”。(市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
10.提升服务效能推进劳动关系和谐稳定——推进劳动纠纷联处中心标准化建设。(邛崃市)
11.“零材料”办理不动产首次登记。(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
12.推进“一码办成事”改革,打造智慧便民政务服务新生态。(成都高新区)
13.创新“1+N+3”服务模式,构筑便民利企新优势。(双流区)
14.推进“金心办”政务服务品牌,实现更多“0到1”的突破。(金堂县)
15.创新中欧班列“快速通关+车边直提”模式。(市口岸物流办)
16.创新构建“1+5”线上线下全覆盖“锦江就业超市”,营造更加精准、智能、高效的就业服务环境。(锦江区)
17.探索建立新经济专业化银行,破解中小企业融资难题。(市新经济委)
18.小项目构建大服务,新都税务“云端服务”显成效。(新都区)
19.优化金融服务,赋能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郫都区)
20.创新驱动服务品质提升——成都车管所不断优化电动自行车上牌工作。(市公安局)
21.智能营商武好办,智慧物联码上办。(武侯区)
22.全面推行“1+2+1”帮办代办服务模式,助力项目提速审批,跑出建设“加速度”。(成都东部新区)
23.打造“税财协合作社”,探索税收协同共治新路径。(国家税务总局成都市税务局)
24.政银保协同支持中小微外贸企业汇率避险。(市金融监管局)
25.探索“信用沙盒”监管新模式,助力网络交易新产业新业态健康发展。(市市场监管局)
26.“蓉易招”打造成都招标投标“六零”交易。(市公资交易中心)
27.建设成都市占用(挖掘)城市道路信息管理平台,优化涉企服务。(市城管委)
28.打造“智慧公积金”,着力提升惠企便民服务质效。(成都公积金中心)
29.创新打造“天府招聘云”人力资源协同网络平台,进一步提升市场化手段促就业水平,推动人力资源高水平协同产业建圈强链。(市人社局)
30.创新构建“3+3”解纷体系,营造司法确认中心新场景。(大邑县)
31.知识产权检察“三集中一统一”工作模式。(市检察院)
32.远程视频踏勘助力标准化审批“云加速”。(龙泉驿区)
33.优化创新“三联模式”,推动“证照分离”改革高质量落地。(金牛区)
34.聚焦三化试点建设,持续提升便民服务能力。(崇州市)
35.推行“验登合一”,打通竣工验收到不动产登记的最后一公里。(都江堰市)
36.创塑“提醒服务”品牌,建设服务型政府——以“小切口”带动“大服务”的创新实践。(温江区)
37.推进“智信智治”模式建设,八大信用提升行动助力企业纾困解难。(新津区)
38.构建县域法务中心,提供全业务闭环式公共法律服务。(蒲江县)
39.以镇(街)“三化”建设为抓手,助推便民服务效能提升。(简阳市)
40.创新开展“审管执信”四位一体联动服务,打造新时代“放管服”改革升级版。(青白江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