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这五年丨北京:“放”出活力、“管”出公平、“服”出效率 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

来源:北京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更新时间:2022/6/21      浏览:

  营商环境是企业生存发展的土壤,营商环境只有更好,没有最好。近年来,北京市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放管服”改革的决策部署,以市场主体需求为导向,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一体推进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加快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大力培育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和社会创造力,为促进首都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本期“我们这五年”继续聚焦北京市营商环境,感受放管服改革带来的满满活力。

  高位统筹 全力以赴推进优化营商环境改革

  北京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将优化营商环境作为国家交给北京的重要任务,强化领导、精心组织,形成全面发力、纵深推进、市区联动、部门协同的改革格局,强力推动营商环境改革取得实效。

  (一)建立完善全市优化营商环境协调机制

  北京市始终把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作为“一把手”工程,始终坚持“转观念”“转作风”“转方式”,从“政府端菜”向“企业点菜”转变,从政府部门“各自为战”向“协同作战”转变,从“政府主导”向“社会共治”转变。

  市主要领导研究部署、督导落实,10位分管市领导牵头分管领域改革,16个区、91个单位近500名工作人员组成优化营商环境专班,分16个专项小组推进具体领域改革,形成了上下贯通、多点突破的改革推进机制。2022年以来已组织62场专题调度会,解决70余项难点问题,成为破除改革障碍的重要动力。

  (二)构建“顶层设计+压茬推进”改革模式

  “十四五”开局之年,率先印发首部省级“十四五”时期优化营商环境规划,提出未来5年“1+4+5”的改革目标体系。按照半年谋划部署、全年推进落实的工作节奏,压茬推出优化营商环境1.0至5.0版系列改革政策共1000余项政策措施,集中力量破解企业关键难点问题,力争打造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北京经验”。

  (三)全力打通政策落地“最后一公里”

  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结果导向,探索出“问题清单+宣传培训+督查整改”的改革落实模式。开展“最后一公里”专项行动,通过市领导“四不两直”、局处长“走流程”、督查暗访、第三方调查、12345企业服务热线等多种形式,对发现的问题挂账督办、限期整改,做到条条有落实、件件有反馈。

  连续开展“优化营商环境在行动”宣传活动,广泛进行政策解读和专题培训,5年来组织培训3000余场、培训人员约90万人次,营造全社会共建共享一流营商环境的浓厚氛围。

  推进审批制度改革 持续“放”出活力和创造力

  大力推进简政放权,优化再造审批流程,持续推进“减时间、减环节、减成本”,破除制约企业群众办事创业的体制机制性障碍,大幅降低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制度性交易成本,为市场主体经营发展营造良好环境。

  (一)健全开放透明、便捷高效的商事制度体系

  聚焦持续提升准入、准营、退出便利度,大力推行“一网通办”、简证并证、告知承诺。在准入方面,实现企业开办全业务环节、全企业类型纳入“一网通办”“一天一个环节办结”,仅2022年一季度便新增企业5.8万家,同比增长15.7%。在准营方面,大力推进“一照多址”,已有413家分支机构采取“一照多址”注册。在退出方面,建立股东承诺注销制度、市场主体除名制度、歇业备案制度3项制度,目前已有2.4万家企业办理股东承诺注销。

  (二)深化工程建设项目分级分类审批管理制度改革

  按照能简即简、能合即合的原则,大力破除“体外循环”、再造审批流程。

  精简一批

  共精简113个审批服务事项,对10000平米以下的简易低风险项目仅保留4个审批环节、14天办结,推行低风险市政接入项目“非禁免批”、已落地项目78个。

  合并一批

  推行竣工联合验收,实现13个验收事项“一次申请、一口受理、一次验收”,项目办理时间由15天压缩为7天,已落地项目2000余个。

  承诺一批

  在全市推广“区域评估+标准地+承诺制+政府配套服务”试点改革,除立项、规划许可、施工许可3项手续外均采取承诺方式办理,目前已落地项目20个。

  加强和创新监管 持续“管”出公平、质量和安全

  坚持统筹发展和安全、效率和公平、活力和秩序,以制度创新为核心,夯实监管责任,完善监管规则,构筑利于开放、保障安全、衔接国际、高效协同的监管体系。

  (一)构建事前事中事后全链条全流程监管机制

  率先建立“6+4”一体化监管制度,运用风险、信用、科技、协同等6种监管方式,在餐饮、物流、养老等20个场景,推行“一业一册”“一业一单”“一业一查”“一业一评”等综合监管措施,破解“多头检查”“频繁检查”等问题。

  建立市场主体全生命周期监管链,汇聚市场主体注册登记、日常监管等生产经营全过程信用信息,纳入全市统一的4等9级信用评价体系,已覆盖34个行业184万家企业、汇聚信息8亿条、实行联合奖惩14.5万家次。

  (二)全面推进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

  以立法引领执法规范化建设,将年度执法检查计划和执法检查单制度纳入《北京市优化营商环境条例》,进一步强化对各级行政执法部门依法履职的刚性约束,为监管执法提供制度遵循。

  深化落实行政检查单制度,统一检查内容、方式、标准、结果等内容,已制作行政检查单5200余份,涵盖行政处罚职权8500余项,持续规范行政检查行为,有效解决履职随意、监管扰民的问题。

  全面推行行政执法公示制度,统一行政执法结果公示内容、形式和要素,实现主动、完整、规范公示,不断提升行政执法的公开性和透明度。

  完善柔性执法清单制度,在市场监管、文化旅游、人力资源社会保障等领域出台初次违法后果轻微不予处罚清单140余项,作出不予处罚决定2100余件,免罚总额达8800余万元。

  构建高效运行的政务服务体系 持续“服”出便利和效率

  以数字赋能和整合优化为牵引,推动政务服务流程再造、规则重塑、方式变革,进一步推进政务服务运行标准化、服务供给规范化、企业和群众办事便利化,提供更加优质高效的政务服务。

  (一)加快数字政务建设

  大力提高“一网通办”深度,强化跨层级、跨区域、跨系统、跨部门、跨业务数据共享应用,下大力气打通制约“一网通办”的堵点。

  持续深化电子证照、电子印章应用,在事项申报、审批等环节调用电子证照1650万次,推动市、区两级全程网办比例分别达到91.9%和83.3%。

  深化区块链技术在政务服务和民生领域应用,已在目录链、电子印章、冷链物流等140余个应用场景落地,比如建立基于区块链的不动产登记系统,实现税务、民政等13家单位数据共享,月均3万余笔不动产登记“全程网办”。

  大力推行“一照通办”,企业持电子营业执照即可办理经营许可、纳税等高频政务服务事项,目前已形成首批106项“一照通办”事项清单。

  (二)推行“一件事”集成服务

  围绕企业从准入到退出、个人从出生到身后2个“全生命周期”,推出企业开办、新生儿出生、义务教育入学等37项高频事项集成服务,实现“一次告知、一表申请、一套材料、一窗受理、一网办理、一口发证”。

  率先推行“十七税合一”综合申报,实现“一张报表、一次申报、一次缴款、一张凭证”,纳税人填报表单数量减少2/3,数据项减少1/3。

  强化金融支持中小企业发展,设立北京市贷款服务中心,集中提供首贷、续贷、确权融资、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等金融服务,实现工商、税务、社保、司法等政务数据共享,共为3.9万家次企业授信1600余亿元。

  更加开放透明的商事制度体系,更加高效协同的全链条监管,更加便捷优质的政务服务……未来,北京市还将持续深化继续服务市场主体、释放市场活力,打造国际一流的营商环境高地!


大家关注
联系方式

电话:010-67123133

邮箱:cbe2023@163.com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红桥文创园5A号楼

邮编:1000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