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高新区:打造“监管画像”助力精准监管,赋能数字化营商环境

来源:中国市场监管报记者      更新时间:2024/8/30      浏览:

营商环境,如水之于鱼,水美则引鱼;如土之于苗,土沃则润苗。

让发展的环境像清新的空气一样流动起来,只要天朗气清,“商”和“资”自然会主动上门,但怎样做到“天朗气清”呢?监管是关键。

今年以来,四川成都高新区持续优化数字营商环境,2024年2月正式发布《成都高新区2024年打造数字营商环境示范工作方案》后,成都高新区市场监管局更是将打造“监管画像”作为工作重点,全力推进营商环境“三张清单”的落实,结合AI、大数据等技术齐发力,聚力破解监管中的难点、堵点,加强在食品安全、药品安全等领域的非现场监管。以数据助力监管,以科技赋能监管,推动打造数字化营商环境标杆,促进经营主体高质量发展。

市场监管分中心综合应用,数智监管出“新招”

数字化是实现营商环境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重要方式,是地方打造一流营商环境的必由之路。

近年来,成都高新区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等各类经营主体总量持续增长,面对底数越来越庞大的情况,如何进行规范、高效、精准的监管?

6月27日,成都高新区组织召开2024年跨部门综合监管工作会议,强调了要借助数智赋能形成工作合力,探索跨部门综合监管新模式。可见,数智赋能监管,已是当前的热点、重点、要点。

成都高新区市场监管局在这一方面,已经进行了一些有益有效的探索实践。

据了解,成都高新区市场监管局落实“智慧蓉城”工作部署,深入分析工作中存在的薄弱环节以及痛点、难点,按照“1+4+9”架构思路,高标准打造“智慧蓉城高新区运行中心市场监管分中心”,重点构建1个指挥调度中心(驾驶舱)、4大功能板块、9大业务应用系统,探索构建及时感知、快速反应、系统监管、主动服务、融合共治的市场监管数智监管新模式。

目前,市场监管分中心智慧化建设已运用食品、药品风险监测预警,极大地提升了靶向监管和风险管控水平,且初步实现了市场监管局内部跨业务领域综合监管信息化。依托跨部门监管系统,实现了市场监管局内跨领域“进一次门、查多项事”。回流经营主体基本信息、行政许可信息、行政处罚信息等近20项数据,初步建成了涵盖23万家企业的“一企一档”画像数据库,为各部门制定符合各行业领域特点的信用综合评价分级分类监管措施奠定了基础。


1725421421018.jpg


“随着成都高新区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经营主体数量持续高速增长,但我们的监管人员数量并没有随之增加,两者的数量差较大,且流通领域经营主体变化频繁,摸底工作量大等问题亟待解决。现在使用该平台,数字定位、精准筛选、分类达标,然后按流程对标检查,节约了工作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针对发现的问题,企业完成整改之后也可以直接扫码上传,实现了‘让数据跑路’。”成都高新区市场监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

重点领域远程监控,“智慧药安”显神通

从市场监管发展的态势来看,传统监管存在三方面问题:一是人少事多,综合监管力度不够;二是专业基础薄弱,风险预警不足;三是权力下放,面临新业态新形势冲击。在这样的情况下,传统监管已不适应经营主体多、经营业态杂的监管形势,监管方式急需转型,监管能力急需提升,成都高新区“智慧药安”系统应运而生。

2020年,成都高新区启动“智慧药安”系统建设。经过4年的探索和实践,该系统已完成“一微、一端、一屏”四梁八柱构建,“一微”(微信小程序)主要用于数据采集和录入,“一端”(电脑PC端)用于数据统计和下载,“一屏”(可视化大屏)用于数据呈现和预警,实现监管数据从采集到分析再到应用的完整闭环。针对监管对象、监管人员和社会公众三类群体,系统分别设立了企业端、监管端、公众端进行服务。

具体来看,企业用户点进“高新区智慧药安监管系统”,进行账号注册后便可根据企业性质选择入驻“零售药房”或者“医疗器械”,企业可通过系统进行维护档案、线上培训、提交整改、网销备案。

监管人员通过该系统,可规范检查工作流程、实现药品监测预警、量化企业分级标准、重点管控风险企业,在提高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的同时,真正将优化营商环境落到实处。例如在重点管控风险企业方面,若企业整改超时,系统将自动向企业和监管人员发送短信提示,提醒企业线上提交固定格式的整改报告,让数据“跑路”代替企业“跑腿”。

今年6月17日,全国药品智慧监管高级研修班在江苏南京举行,该会议对成都高新区一手抓产业发展、一手抓基层监管的做法给予了充分肯定,并认为成都高新区药品智慧监管已走在全国前列。

“目前,‘智慧药安’系统在提升药品监管效能和监管能力,精准管控风险和实现药品追溯方面正发挥重要作用,为全省、全市探索以信息化引领药品监管现代化作出[1] 了‘成都高新’样板。”该系统相关负责人表示。

风险问题即时抓拍,食品安全展“阳光”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除“智慧药安”外,当前成都高新区市场监管局还在积极探索食品安全智慧监管模式——“智慧食安”。

走进位于成都高新区铁像寺水街的“画厨”餐厅,就餐的消费者可随时通过“放心食安公示”小程序,在线实时观看餐厅后厨等操作情况,小程序中清晰地展示着餐厅证照、晨检、清洗消毒等食品安全相关情况。

据成都高新区市场监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该局深入开展的食品安全“阳光智慧工程”正切实守护着辖区校园师生“舌尖上的安全”,守住校园食品安全的底线。

成都高新区市场监管局运用5G、AI、大数据和区块链等技术,织密校园食品安全视频监控网,自动识别、抓拍并分级告警后厨违规行为,实现风险自动预警;打通食品流通溯源电子商务平台自动生成溯源链条,构建“校餐卫士”小程序,实现学校食堂基础管理信息自动获取,有效扩大监管触角的覆盖面,推进学校在食材采购、贮存及加工等方面实时可见、可感、可知、可溯;使用手机APP作为移动监管执法的手段,提升食品安全监管的规范化、智能化水平。

据了解,截至目前,食品安全“阳光智慧工程”支持自动判定风险11种,AI自动识别风险6种,已安装AI摄像头416个,覆盖点位208个,辖区公立中小学、幼儿园食堂覆盖率达100%。

值得一提的是,为进一步压实多方食品安全主体责任,成都高新区优化“阳光智慧工程”监管端、主体端、公众端功能模块,打造“政府+学校+家长+公众”多方联动闭环式监管体系,实现校园食品安全的过程、信息、监管、治理“四个阳光”。

科技助力监管,数字赋能环境。从“三张清单”到“一网统管”,从“智慧蓉城”到“智慧药安”“智慧食安”,由规划到落实,由试点到普及,成都高新区市场监管局致力于打造“监管画像”,促进一流数字化营商环境的建设,让监管保障营商环境的安全,让监管维护营商环境的“天朗气清”。(颜伟)

大家关注
联系方式

电话:010-67123133

邮箱:cbe2023@163.com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红桥文创园5A号楼

邮编:1000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