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因地制宜的基础上,新质生产力重在因势利导,持续推动产业升级与经济高质量发展。将新质生产力发展的视角,落点到具体产业和企业,会发现在蓬勃向上的同时也有问题萌芽。本期,记者采访到中国信息协会常务理事、国研新经济研究院创始院长朱克力博士,就相关问题展开探讨与解读。
关注“事事新质生产力”现象
注重创新和生产力协同发展
当前全国各地正在紧锣密鼓地开展关于发展新质生产力的研究和实践,但有的地方对新质生产力发展的要求理解不够深入透彻,出现了事事都和新质生产力扯上关系的现象。对此朱克力表示,这种现象的确存在,需要及时予以纠偏。无论是传统产业的升级,还是新兴产业的涌现,都试图贴上新质生产力的标签,泛化使用的倾向可能削弱新质生产力的准确性和专业性,导致人们对其真正意义的混淆。
如果企业或项目只是为了追求“新质生产力”的标签,而没有实质性创新和高质量发展,可能会导致资源的浪费,阻碍真正有价值的创新项目的实施。
为了预防此类现象的发生,朱克力从三个方面提出了建议。首先应明确新质生产力的标准,明确新质生产力的具体标准和内涵,避免概念的滥用和误解。其次要加强监管和评估,对于自称是新质生产力的企业或项目,相关部门应加强监管和评估工作,确保其符合新质生产力的真正要求。第三应该通过宣传和推广真正符合新质生产力标准的企业和项目形成示范效应,引导更多企业和项目走向高质量发展的道路。
新质生产力蓬勃发展中
重“新”还是“生产力”?
在新质生产力发展的进程中,是注重创新技术的研究还是生产力的发展?朱克力进一步解释,新质生产力的创新,强调的是前沿性颠覆性技术的研发与应用,但也要结合商业模式、管理方式等多方面的革新来转化落地。
在新质生产力的发展中,重视“新”意味着对前沿技术的持续投入,对市场需求变化的敏锐捕捉,以及对传统生产方式的不断重构。而重视生产力,就是要关注生产过程的优化、生产成本的降低、产品质量的提升等方面,确保创新成果能够转化为实际经济效益。
在新质生产力的发展中,“新”与“生产力”缺一不可,且相辅相成。具体来说,鼓励创新的同时注重将创新成果转化为实际的生产力提升。包括加强科技与经济的深度融合,推动产学研一体化发展,优化创新环境等。同时,还应关注生产力的实际提升情况,及时调整创新策略和方向,确保创新与生产力耦合共振协同发展。
新质生产力重在因势利导
在深度开放中发展
朱克力认为,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是遵循经济发展规律的必然要求。不同地区的资源禀赋、产业基础、市场环境等条件各不相同,采取一刀切的发展模式显然是不科学的。因地制宜是根据各地实际情况,量身定制发展策略,最大限度地发挥地区的比较优势,实现资源高效利用和经济增长的可持续性。在因地制宜的基础上,新质生产力重在因势利导,持续推动产业升级与经济高质量发展。
“把握住因地制宜、因势利导的关键在于深入调研和科学规划。各地需要对自身的资源、环境、市场等条件进行深入的分析和研究,明确自身的发展定位和目标,制定出符合实际的发展战略和规划,确保各项政策和措施能够真正落到实处。”朱克力表示,同时各地还需要注重创新和协同,通过不断创新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协同则是实现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的重要手段,通过加强区域间的合作与交流,可实现互利共赢的局面。
产学研用各个层面的联动,对于发展新质生产力尤为重要。目前“用”这一层面相对薄弱。尽管科技创新不断推进,但很多先进技术并未能有效转化为实际应用,或者转化速度较慢,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新质生产力发展。为改善这一状况,需要构建更加紧密的产学研用合作模式。具体而言,可形成一种“科研院所研发—企业转化应用—市场检验反馈—政府引导支持”的循环模式。
其中,科研院所作为科技创新的源头,应承担起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的重任。企业应将科研成果转化为实际产品或服务推向市场,不断优化产品持续满足市场需求。政府营造有利于创新创造、产学研用合作的政策环境。此外,还应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推动我国新质生产力的快速发展。处理好开放创新与科技自立自强的关系,不断完善产学研用合作模式,更好地适应市场需求与国际竞争,在深度开放中发展新质生产力。(姚瑞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