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白银市将公共资源交易领域信用体系建设作为优化营商环境的重要内容,坚持“诚信、廉洁、高效”的交易平台建设目标,强化公共资源交易领域信用成果运用,增强市场主体诚信交易的意识,持续打造阳光透明的交易秩序。
进场“零门槛”。实行事前信用承诺制。把事前承诺作为公共资源交易市场的“入场券”,分类制定了招标人、投标人、代理机构、专家4种《信用承诺书》,告知市场主体负面清单、履约责任,承诺所填信息必须真实有效并自愿在平台公布接受社会监督,推动形成自我管理、自我约束、诚信履职的交易环境。上半年,各类市场主体和评标专家共签署承诺书6030份。推行资格条件“信用承诺制”。简化政府采购供应商资格条件审查形式,用承诺代替证明,今年5月起,投标人只需提交信用承诺,无需缴纳投标保证金,即可参与公共资源交易活动,减轻了企业跑腿、担保等方面的负担,激发了企业参与市场竞争的主动性,提高了政府采购效率和质量。启动容缺受理工作机制。针对诚信招标(采购)人开辟“快车道”,实行项目受理“全天候、零延时”服务,对手续齐全、资料完备的项目,招标文件即来即发布、交易材料即提即办理、评标场地即约即落实、中标情况即定即公示。对省市重点项目、重大工程开辟“绿色通道”,实现“快速受理、容缺受理、专窗受理”,确保项目交易不拖一天、不落一步。
违规“零容忍”。全流程数字见证。优化评标区网络环境,通过电子档案系统对评标现场音频、视频及文字材料实时记录,确保交易记录来源可溯、去向可查、监督留痕、责任可纠。同时通过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自动分析比对有关交易数据,对违规行为进行预警预判和智能管理。加强评标专家信用管理。将评标过程中存在的评标专家不独立评审、超标准索要评审费等列入信用承诺,评标专家在评标开始前签署信用承诺书,承诺依法依规参加评审,在不断提醒中培植评标专家廉洁自律的土壤,以公正评审保证公共资源公平交易。规范代理机构场内行为。制定《白银市公共资源交易代理机构场内行为评价细则(试行)》,对代理机构进行信用考评,评价结果定期在“白银市公共资源交易网”公布,并推送至行业主管部门,作为年度评先选优、联合惩戒的重要依据。
监管“零盲区”。细化信用信息汇聚。将公共资源交易系统与“信用中国”对接,按照统一规则、平等披露、集中发布的原则,实施公共资源交易信用信息记录、公布和应用管理,将信用信息及时推送至“信用中国(甘肃)”,实现公共资源招标投标信用信息一个系统管理、一个平台展示、一个出口推送。上半年,共向“信用中国(甘肃)”平台推送企业和招标人诚信承诺信息5462余条。强化部门联合惩戒。推进跨部门、跨区域联合惩戒,提高企业违法成本,引导全社会树立信用理念,加强公共资源交易领域信用建设,根据市场主体信用情况,分类施策、有奖有惩。对一般失信行为主体,由公共资源交易中心进行现场制止、约谈提醒、警示公告;对严重违反信用承诺制度的交易主体,行业部门依据国家相关政策法规和行业规定,限制黑名单企业参与公共资源交易,充分体现“一地受罚、处处受限”。深化评价结果运用。对公共资源交易过程中市场主体的各种不良行为进行量化记录,经过公示核实后对信用扣分情况进行公告,并计入市场主体信用评价信息档案。将信用平台信息直接嵌入公共资源电子交易系统,鼓励招标人在公共资源交易决策中查询应用信用信息,通过信用风险揭示,实现优胜劣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