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优化营商环境优秀案例系列——创新驱动篇

来源:河南省发改委      更新时间:2023/4/13      浏览:

  【编者按】

  河南省第十一次党代会报告明确提出,今后五年要努力实现营商环境迈入全国第一方阵,市场主体更加充满活力。近年来,全省各省辖市(含济源示范区,下同)坚持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改革方向,聚焦补短板强优势,全省营商环境近四年呈现连年提升态势,全省营商环境能级整体跃升。各省辖市以市场主体需求为导向,对标全国一流水平,坚持寻求问题最优解,探索出一批市场主体认可、实践证明有效的改革创新举措和典型经验,一些领域实现了由“跟跑”“并跑”向“并跑”“领跑”的转变。

  继2019年河南省首次推出优化营商环境典型案例后,为进一步发挥全省各地各部门在优化营商环境工作中勇于创新、敢于担当的示范带动效应,形成全省比学赶超、真抓实干的良好氛围,2022年再次汇编印发了《2021年河南省优化营商环境典型案例汇编》,全面系统梳理了189项具体的改革举措,其目的为促进各地区相互学习借鉴,推动改革举措复制推广,切实带动省内各市跑出营商环境的“加速度”。


第一百七十二篇:郑州高新区建立科技型企业梯度培育工作体系

  近年来,郑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坚持优环境、搭平台、重帮扶、助融资,加快破解科技型中小企业“成长的烦恼”,为一大批“创新幼苗”企业快速壮大营造了良好环境。通过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升级、高新技术企业攀升登高,全区科技创新能力不断增强。

  率先开展瞪羚、独角兽培育工作

  2019年,高新区在全省率先研究出台梯度促进供给侧动力转换“瞪羚独角兽双十条”政策,系统构建了潜在瞪羚、瞪羚、种子独角兽、准独角兽、独角兽、独角兽后五级企业成长梯度体系和六级培育计划,针对不同阶段的企业发展特点及需求,实施多样化、梯度化、定制化的政策支持,获省科技厅的高度认可。

  加强高新技术企业源头培育

  为畅通企业申报渠道,提升认定管理工作信息化水平,2020年高新区建立了“郑州高新区高新技术企业培育服务平台”,于同年11月份投入使用;2021年2月,市科技局发布了开展2021年度高新技术后备企业入库工作的通知,高新区将区级高企后备与市级高企后备工作统一起来,进一步完善了“郑州高新区高新技术企业培育与服务平台”,大大减轻了企业申报负担。目前该平台已注册企业近900家,入库企业840家,实现了对辖区后备高企培育全流程线上申报管理和已认定高企再服务。

  强化各级政策扶持力度

  进一步落实研发加计扣除、高新技术企业奖补等政策,2021年,共落实国家、省、市、区级政策资金及奖励10.28亿元,其中,争取科技型企业研发后补助资金2.23亿元;争取郑州市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专项资金1.08亿元;发放企业稳工稳产补贴1.07亿元;发放企业研发费用补助专项费用1.01亿元等,进一步激发了各类创新创业主体的创新活力。

  截至目前,郑州高新区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2477家,占全省的16.4%;高新技术企业达到1494家,同比增长33%,占全省的17.8%;河南省创新龙头企业13家,占全省11%;2021年高新区认定瞪羚独角兽梯度培育企业179家,包括3家独角兽(种子)企业、42家瞪羚企业及134家潜在瞪羚企业,其中入选河南省瞪羚企业19家,占全省总量近五分之一。

第一百七十三篇:河南自贸试验区郑州片区加快新兴技术与实体经济融合发展

  五年来,中国(河南)自贸试验区郑州片区一直致力于打造内陆自由贸易试验区新标杆,走在制度创新、优化营商环境的前列。郑州市科技局充分发挥创新驱动指标的牵头抓总作用,扎实推进郑州自贸区创新驱动工作建设,加快新兴技术与实体经济融合发展。具体做法为:

  开展智能化诊断和改造

  围绕耐火材料、食品与生物医药、装备制造等3个行业,通过政府购买服务,对200家行业企业开展专家诊断服务,制定个性化诊断报告,形成4个行业智能制造分析报告。推动智能化改造项目建设,按月审核项目投资情况,实现项目建设的动态跟踪监测,全年共计入库项目166个,年度累计完成投资48.7亿元。

  培育两化融合试点示范

  加快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融合,起草郑州市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融合发展实施方案,加大融合发展新模式培育。通过专家集体授课、一对一指导等方式,指导企业智能工厂(车间)建设。加快服务型制造发展,围绕郑州市国家级服务型制造示范城市建设,不断探索服务型制造新模式,推广服务型制造新应用,普及服务型制造新理念。持续推动企业开展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对标。

  持续实施“万企上云上平台行动”

  加强应用推广,联合服务商开展形式多样的线上线下推广活动,进一步扩大上云企业数量,深化企业上云深度。提升平台供给能力,指导云服务商、工业互联网平台服务商不断丰富低成本、快部署、易运维的产品,丰富完善供给资源池。

  现阶段,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融合发展工作成效显著,2021年,33家企业获评省级智能工厂(车间),2家企业获批省级智能制造标杆,1家企业获批国家级智能制造示范工厂。新增国家级服务型制造示范项目(平台)5个,省级服务型制造示范项目18个。全年新增贯标企业143家,对标企业593家。全年培育省级新一代新技术融合新模式项目28个,国家级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融合试点示范项目2个。全年新增上云企业1.7万家,数量创历史新高。


第一百七十四篇:河南自贸试验区开封片区“5G+智能制造”助力工业制造业数字化转型

  中国(河南)自贸试验区开封片区自挂牌成立以来,积极响应省数字化发展战略,不断加快5G背景下的智能制造协同管理平台建设,聚焦5G与智能制造深度融合,探索工业制造业“5G+智能制造”模式,加速生产过程数字化转型,打造产业发展新优势。五年间,开封片区深入探索和实践,着力搭建5G服务平台与5G创新应用场景,努力为企业营造更好的发展环境。

  打造创新型5G专网,搭建企业专属云平台

  开封片区着力打造国内首批创新型5G专网,将中国移动的核心网数据决策下沉到企业,缩短网络上下行路径,利用超级上行、网络切片等5G专网功能,上行速率提高3倍,网络时延缩短50%。部署企业级边缘计算云网融合应用,搭建企业专属云平台,使云网私有化,保障数据不出厂。即使移动公网出现网络故障,园区业务也不受影响,生产网络和数据“永久在线”。

  搭建“5G+工业互联网”平台,实现数据互联互通

  五年来,开封片区搭建1张5G+边缘计算融合网络、1个私有边缘云计算平台、N个智能终端和智慧应用,构建连接机器、物料、人员、信息系统的基础网络,实现各类生产数据互联互通。完成了生产线多个场景数据采集以及智能仓储系统数据对接,通过图像采集、系统分析、远程交互,实现生产过程安全数据、质量数据、生产数据的自动采集、识判、应用。

  创新5G应用场景,赋能产线数字化转型

  联合中国移动、中兴、腾讯等生态伙伴创新5G应用场景,制定生产制造、视觉质检、仓储物流、安防监控、能耗管理等多个场景的整体解决方案。例如,在部分检测环节运用机器视觉组件,利用5G超级上行功能,提高高清视频和图片上传速率,自动检验产品质量,分析结果实时上传,解决人工质检效率低且误差大的问题,提高质量和产品可追溯性。打造5G+智能仓储物流系统,利用5G室内高精定位和低时延的特性,将传统物流小车升级为5G云化AGV(自动牵引运输车)自动搬运,大幅提升物流配送和生产制造效率。

  探索“5G+智能能造”,革新工业制造转型升级

  为工业制造企业探索“5G+智能能造”新模式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环境,加之企业自身的创新发展,越来越多的工业制造企业走上了智能制造之路。开封片区奇瑞汽车是河南省汽车行业5G示范应用工厂,通过5G网络全覆盖和多场景应用,打破了传统网络固定模式,使生产现场布局更加灵活便捷,业务更加顺畅,数据更加透明,产品品质和技术进一步升级。


第一百七十五篇:焦作高新区全力打造科技创新“战略新高地”

  焦作高新区全面聚焦科技创新,持续激发内生动力,科技创新各项工作实现高质量、高速增长,“又高又新”驶入快车道,科技创新核心引擎驱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支撑引领作用进一步凸显,成为焦作市科技创新“战略新高地”。

  完善创新创业生态

  该区制订出台了《焦作高新区推动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的十条措施》,进一步细化对企业的科技创新奖励支持政策,有效激发了企业科技创新活力。实施“311”特色产业集群培育和“13313”企业培育计划,进一步扩大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等创新主体规模。2021年,共为企业兑现创新奖励资金2224万元。全年招引落地科技企业35家,均已完成工商注册和税务登记,其中已认定科技型中小企业4家,已培育认定高新技术企业2家。

  引进培育创新创业人才

  该区创新人才引进,落实更优惠的扶持政策,以事业留人、平台留人、环境留人、待遇留人。以科技产业综合体、重点工业企业为纽带,柔性引进行业领军人才、创新创业团队。目前,共引进牛济泰等高层次人才(团队)30余个,获批四批次市级创新创业领军人才(团队)27个;科技人才库已入库244人;成功推荐22位双创导师入库省级导师库,占全省10%、全市100%。

  持续推动院(校)地合作

  该区依托理工大科技园,建设焦作智慧岛,源源不断地导入科技项目和创新产业,为发展提供支撑。其中,征集企业重大、重点技术需求8项,引进高层次人才(团队)26个,超额完成19个,合作共建创新(服务)平台17个,超额完成12个,引进重大技术成果6项,签约重大科技合作项目7项,落地科技合作项目4项,引进高新技术企业2家,引进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5家。

  2021年全区高新技术企业各项指标增速迅猛,多项指标增长率在40%以上,利润总额、净利润等指标增幅达100%以上,呈现逆势高质量增长良好态势。数量质量快速提升。全区高企数量同比增长53.57%。营业收入同比增长41.67%、工业总产值同比增长67.85%、利润总额同比增长116.48%、净利润同比增长137.52%、实际上缴税费同比增长74.12%,实际减免税费同比增长41.87%。

大家关注
联系方式

电话:010-67123133

邮箱:cbe2023@163.com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红桥文创园5A号楼

邮编:1000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