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瞭望|营商环境好不好,民企最有发言权

来源:重庆瞭望      更新时间:2023/3/23      浏览:

  拼经济,拼的就是营商环境。在新一轮的招商引资大潮中,营商环境成为制胜的关键。

  营商环境好不好,谁最有评价权?是企业,特别是民营企业。

  近些年来,民营企业不管是投资上,还是经营上,遇到这样那样的困难,每隔一段时间與论上就会冒出各种抹黑民营经济、妖魔化民营企业家的各种论调。这或多或少动摇了民营企业家的发展信心。

  前不久的全国两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在看望参加政协会议民建、工商联界委员时强调:“我们始终把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当作自己人,在民营企业遇到困难的时候给予支持,在民营企业遇到困惑的时候给予指导。”

  一句“自己人”,道出了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的分量之重,也极大消除了舆论场上的杂音。政府要如何爱护“自己人”,打造“自己人”说好的营商环境?

  是“自己人”,就不能让“自己人”吃亏。

  “自己人”何以体现——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民营经济贡献了50%以上的税收,60%以上的国内生产总值,70%以上的技术创新成果,80%以上的城镇劳动就业,90%以上的企业数量,通常概括为“56789”贡献。可见,“自己人”的地位重要、作用突出。

  是“自己人”,为什么会信心动摇?

  在一些地方,“放管服”改革效果不明显,仍存在“门难进、脸难看、话难听、事难办”的情况,“自己人”没有“自家人”的体验感。

  从招商现实来看——

  重名轻实,搞表演式招商。在一些地方政府中,官员更在乎表演式、作秀式、运动式招商,办大会搞拜访专挑大企业家、名企业家,而且往往只重宣传不重实效。比如中部一省会城市曾举办交易会,吸引了来自50个国家和地区2900多家企业参加,签订了超过600亿元合作协议,表面看取得了成功,但接下来几个月,许多投资者因当地营商环境不佳,而选择撤资。

  重新轻旧,新官不理旧账。旧项目烂尾未处理,新项目又草率上马。没有功成不必在我的胸襟,反倒多了政绩薅羊毛的算计。比如西部某城市,一位企业家向当地政府申请拆迁和征地许可证,以扩大企业规模。因为是上一任的招商,新领导在两年内一直没有给出正式答复,导致企业无法扩大规模。最终,这家企业选择搬迁到另一个城市。

  重引轻服,步子跟不上调子。招商时拍胸脯信誓旦旦,引进后拍大腿处处难办。这些地方,不是对政策认识不到位、专业能力差,就是在服务企业时耐心不够、执行上打折扣,导致“自己人”进退两难。这种营商环境在损伤政府公信力的同时,也让“自己人”敬而远之。

  ……既然是“自己人”,就要转变态度,跟上服务,提高效率。否则,懒政、推诿、一刀切多了,“自己人”也会用脚投票,无奈离开。

  一个地方营商环境好不好,“自己人”最有发言权。

  在招商引资比以往更难的情况下,各级政府该如何消除“自己人”的疑虑与担心?

  要增强“自己人”的信心。李强总理坦陈:“去年有段时间,社会上有一些不正确的议论,使一些民营企业家内心感到忧虑。其实在发展民营经济这个问题上,党中央的方针政策一直是非常明确的。党的十九大、二十大和去年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都作了强调。对此,我们是旗帜鲜明、坚定不移的。”

  总理给“自己人”提信心,无疑会激发民企的发展活力。到具体执行层面,各地要坚持“两个毫不动摇”,用实际行动来增强“自己人”的信心。针对部分唱衰民企的声音,既要及时向社会澄清,也要拿出有说服力的行动。

  要增加“自己人”的信任。政府与企业的关系,如同鱼与水。对政府而言,招商怕遇到忽悠的企业,拿到真金白银后离场走人;对企业来说,也怕遇到忽悠的政府,“开门迎客、关门宰客”。

  随着疫情防控措施的优化调整,各地都在拼经济,党政一把手纷纷火力全开,四处招商引资,拜会各种“自己人”。在这个过程中,信任是最重要的,双方只有“坦诚相见”,只有把优势和困难都摆上台面,才能建立起亲清政商关系,才能做长久的朋友,而不是把“自己人”当成碗里肉,各怀异心,只想着做“一锤子”买卖。

  要与“自己人”有效沟通。赫兹里特曾说,谈话的艺术是听和被听的艺术。对改善营商环境来说,政府与企业都要听与被听,政府要了解企业的愿景与困难,企业要知晓政府的政策与要求,双方只有进行有效沟通,把“丑话说在前面”,才能“亲兄弟明算账”,避免分歧与误解。说到底,企业投资是为了赚钱,政府招商是为了当地发展,只有实现共赢,才是好的招商。毕竟,一个真正干事的政府,是企业来投资的定心丸,通常企业家也会针对“一把手”多次调研。倘若政府真想干事、真心干事,“自己人”自然也就不会放弃发展机会。

  鞋子合不合适,只有“自己人”知道。

  合肥引进蔚来、郑州引进富士康、上海引进特斯拉等都证明,成功的招商引资能直接带动一个产业链形成,贡献一地发展、造福一方百姓。

  当下,政府要如何优化营商环境,吸引“自己人”——

  要有“用户思维”,懂得换位思考。上海能引进特斯拉,跟政府的“用户思维”有很大关系,除了相应政策和补贴,政府站在企业视角思考问题,用心服务也是很重要的原因。特斯拉从谈判到拿地,从审批到动工,刷新了上海速度,体现了干部担当作为。

  政府要有自己专业的招商团队,跟企业对得上话、服务得好,不断提升服务能力,才能让企业源源不断而来。

  “高手在民间”,要公平对自己人。民间为什么有“国企是亲儿子、民企是干儿子”的说法?说到底,是部分“自己人”没有感受到公平。

  政府坚决不能护短,不能在公平竞争中有意偏袒本地企业、国有企业,在招投标上故意设置障碍,而是要一碗水端平,少用“看得见的手”,多用“看不见的手”。所谓“高手在民间”,给“自己人”一个宽松的竞争环境,可能效果完全不一样。

  依法行政,要有“砸自己碗”的勇气。前不久,四川康定发生“网友投诉酒店服务差”事件,当地文旅委经过调查取证,责令涉事酒店停业整顿,并向当事人道歉并退款。

  好的营商环境,就要有这种“砸自己碗”的勇气和“万事之仪表”的法治精神,不论是否为本地企业,只要越界、踩线,就应依法处理。如果政府在执法时总是包庇纵容“亲儿子”,让”干儿子“情何以堪?好的营商环境,必须用好法治给“自己人”撑腰,这是打造一流营商环境的关键。

  要有国际视野,向优秀国家地区学习。当下,各地纷纷出国谈业务、抢订单。这就需要具有国际化的视野,在营商环境上向更优秀的国家和地区学习。

  比如,新加坡为了鼓励民营企业创新发展,制定了长期稳定、公平公正、透明可预见的政策,尤其在税收、知识产权保护、投资审批等方面,为企业提供全方位的支持和服务,吸引了大量国际企业投资。

  营商环境好不好,民企最有发言权。只要有想干事的政府、专业的招商团队及好的法治环境、制度保障,坚持“政府围着企业转,企业有事马上办”,让“自己人”有了真感觉,去或留,他们自然会做出准确的判断。

大家关注
联系方式

电话:010-67123133

邮箱:cbe2023@163.com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红桥文创园5A号楼

邮编:100062